战国时人们国家概念很模糊,为什么屈原的爱国之情如此强烈?
迪丽瓦拉
2024-11-17 18:18:09
0

原标题:战国时人们国家概念很模糊,为什么屈原的爱国之情如此强烈?

端午佳节念屈原,忽然产生一个疑问: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国家概念非常模糊,离国去家者很多,留恋故土者很少,为什么屈原是个例外,会对楚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

(《思美人》中的屈原)

一、春秋战国时,士人们流转于各诸侯国之间,对本土并不留恋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找工作,并不局限于本国,而是在七个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哪个诸侯国待遇好,哪个诸侯国肯用人才,他们就呆在哪个诸侯国。我们以秦国为例,秦孝公颁布“求贤令”之后,天下人才皆西向入秦,比如卫国的商鞅、吕不韦;魏国的张仪、范雎;楚国的熊启、李斯;燕国的蔡泽;赵国的胡阳等等。这才造就了秦国的强大。

秦王的外来人才太多,引发了“外客”与宗室之间的矛盾,嬴政一气之下,对东方六国的人才下了“逐客令”,让他们滚蛋。是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嬴政才收回成命,并重新找回那些人才的。

这些外来人才,服务于秦国也就算了,他们有的还带兵攻打自己的母国,出手毫不留情。比如《大秦赋》里的那个宁腾,本是韩国人,韩非子的侍从,却在秦国纵横家姚贾的劝说下投了秦国,并将韩国重要城市南阳献给秦国。之后,宁腾又亲率大军攻下韩国都城新郑,使韩国成为东方六囯中最早灭亡的囯家。宁腾这种出卖韩国的行为,应该说很让人不耻了,可是历史上并没有多少人骂他,他还是秦囯成为秦朝之后的重臣、名臣,颇受百姓欢迎。

另外,战国时诸侯国的国君对于臣子的背离,也持有较高的容忍度。比较出名的例子是廉颇。廉颇晚年,赵王宠信奸臣郭开,郭开与廉颇不和,鼓动赵王剥夺廉颇兵权。廉颇怒而攻击赵王派去的代表,然后逃出赵国,到楚国为将。不久,赵王因为与秦国战事频频,想念廉颇了,又派人去楚国找廉颇回国。虽然最终由于郭开的阻挠,廉颇未能回国,但至少说明了一点,赵王对于廉颇这种“背叛”,并没有多在意。

以上种种,缘由何在?只因战国七雄在形式上还是属于一国——东周。换句话说,七国在士人们心中相当于现在的七个省,省与省之间发生战争,士人们没有必要纠结忠于谁。要讲忠心,只能忠于周王朝,可是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了,你要忠于谁去?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却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另类”。屈原对楚国的爱,深入骨髓,楚国在,他尽全力辅佐;楚国亡,他以生命殉葬,而决不会投往他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楚国是个特别的国家,屈原家族是个特别的家族

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七国中比较特别的,楚国并不是周天子分封后才有的国家,它很早以前就独立存在了。《史记·楚世家第十》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屈原在《离骚》也唱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这些都证实了楚国的源头,乃是颛顼之国,不过后来逐渐衰落了。

商朝时,颛顼的后代鬻熊缔造了楚国。当时的情形,楚国相当弱小,商朝业已衰落,西北部的周国趁势崛起。鬻熊很精明,投靠了周国的周文王,周取得天下后,周成王封当时的楚国国君熊绎于“楚蛮”,爵号为“子男”,并赐姓“芈”。”

可见,楚国这片国土,是很早以前就有的。楚国第一任国君是鬻熊,接下来是熊丽、熊狂,熊绎……那么,屈原和他们是什么关系呢?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的后代,如假包换的楚国宗室成员。

颛顼

楚国虽然接受了西周的分封,但它并非产生于西周母体之内,所以楚国的宗室成员对西周的认同弱,对自己祖宗之国的认同强。春秋战国时候,宗室成员把自己祖宗建立的国家叫“宗囯”,这“宗国”相当于祖宗留下的家产以及祖宗的“根”。很自然,若不能保全祖宗之家产,不能把“根”留住,就是不孝,就是败家子。这些,便是屈原强烈爱国心的根本之所在。那些非宗室成员,不会有这样的历史,也很难有这样的感情。

与楚国相似的是秦国,秦国是大禹重臣伯益之后裔秦非子建立的,也非脱胎于西周。至于东方五国赵、魏、韩、燕、齐,则都是脱胎于西周这个母体的。这五囯之士人,对自己所在诸侯国认同感就差了许多,不过,其宗室成员,对本国还是基本认同的,但其认同感应不如楚。

(屈原)

三、屈原之后,另外一个故事重复了屈原的情感

屈原之后,还有一个人可以证明楚国的宗族成员对于故国的热爱之情,这个人就是昌平君熊启。

昌平君熊启又叫芈启,是秦楚联姻的结晶,楚考烈王与秦昭襄王之女所生。芈启虽为楚人,却在秦国任职,他帮助秦王嬴政平定了嫪毐之乱,被封为相邦。之后,秦王嬴政开启灭六国之战,在攻灭韩、赵、魏后,全力对付楚国。在这关键时刻,嬴政派往芈启前往陈郢去安抚当地的楚民。

楚将项燕等人鉴于芈启是楚国宗室,必然对楚国有深厚感情,于是潜入芈启营帐,劝其背叛嬴政。芈启为难了,一方面,真妻其女其家庭与事业均在秦国,还有一大帮在秦国的“楚系势力”也靠他照顾。如果他背叛嬴政,这一切都要崩溃瓦解。另一方面,在秦国猛烈的攻势下,楚国丧师失地,支撑不了多久了……如果他不帮助楚国,楚国很快就会灭亡,这可是他的祖宗之国啊!

最终,芈启还是选择了救楚,背叛了嬴政。结果造成攻打楚国的李信大军20万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嬴政在统一六国路途上受到的最大挫折。

我们不想评价芈启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合乎道德?我们只是感受到了他虽长期生活在秦国,但作为楚国宗室,他对于楚国的深厚感情,恐怕不亚于屈原。

最后,芈启做了楚国最后一任国王,但还是没能阻挡秦国的进攻,公元前223年,楚亡。

结语:春秋战国时候,一般士人们是没有国家观念的,但是宗室成员应该有,这便是《曹刿论战》里所说的“肉食者谋之”的道理吧!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此文中我所讲的“国家观”,并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才有的“国家观”,而是那种朴素而宽泛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深厚情感而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