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准备定都洛阳,小兵说汉朝定都洛阳必亡,一千年后发现真高明
迪丽瓦拉
2025-10-03 00:03:03
0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在刘邦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了千古唯一的霸王项羽之后,又一个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该把首都定在哪里。

刘邦一开始是想定都洛阳的,因为洛阳这个地方不仅曾经是东周的首都,地理位置确实非常不错,位于当时大汉疆域的中心。

不仅有肥沃的土地,水运交通也很便利,可以大大节省从地方征调物资进入中央的成本。

可是一个小兵却让刘邦改变了这个想法,这个无名小卒认为如果汉朝定都洛阳,必将很快灭亡,而刘邦贵为皇帝居然真的接受了这个提议。

无名小卒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这个给刘邦提建议的小兵就是娄敬,因为提出了这个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之后被刘邦赐姓刘。

娄敬的家庭是当时最基层的老百姓,具体家庭出身已经不可考,只知道出生在现在的山东济南,也就是当时的齐国境内。

汉高祖五年,娄敬这个时候还只是个戌边的小卒子,在去陇西戌边的路上正好经过了洛阳。

当时大汉的首都还没有定下来,娄敬见到刘邦停留在这儿,就知道他想在洛阳建都。

于是他找到了同乡的虞将军,希望能在他的引荐下见到皇帝,当面痛陈利害。

或许是娄敬之前和这位老乡处得不错,总之虞将军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请求,甚至还让人准备好了衣服,让娄敬收拾一下仪表再去见皇帝。

可娄敬却表示,不需要换衣服,原来穿什么就穿什么,咱们的这位皇帝本来就是草莽出身,穿的和贵族一样说不定还会被他当成绣花枕头。

很快,在虞将军的搭线下,无名小卒娄敬得到了刘邦的召见。

小人物的大见识

刘邦也是个实在人,正好快到饭点了,就让人给娄敬好酒好菜招呼着。吃得差不多了,才想起来问娄敬,为了什么事找他。

娄敬这个时候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把国都定在周朝的故都洛阳,是想要让大汉和周朝一样繁荣吗?”

作为此生几乎唯一一次的能够获得重用、改变命运的机会,娄敬非常谨慎,并没有一开始就否定皇帝定都洛阳的举措,而是先旁敲侧击。

刘邦随后回答,我就是要让大汉像曾经的周朝一样强盛。

娄敬随后笑着摇了摇脑袋:“陛下,你取得天下的途径和周王朝是不同的,周朝之所以能成为鼎盛王朝,是长期积德、久治的成果。”

刘邦取天下经历的是秦末大乱,全国上下的造反团队加起来不说一千也有八百,如今天下刚刚平定,和周朝曾经那种长治久安的环境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娄敬认为,在社会长治久安,政治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定都洛阳自然没什么问题,可是如今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

其实娄敬这里还有不方便说的衍生意思,当初刘邦为了摆平项羽,出让了太多的权力和利益,汉初的那些列侯、那些军功集团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别的不说,就说说被后世称为兵仙的韩信。

当初刘邦正面硬抗项羽的攻势的时候,派出韩信牵制北方的诸侯,结果韩信几乎是凭借一己之见,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横扫北方五国,项羽死后谁敢说自己带兵打仗能比得过韩信?

洛阳周围几乎都是大平原和低山丘陵,几乎算是无险可守,首都定在这里太容易遭到攻击了。

而如果定都秦国所在的陕西关中平原就不一样了,土地和洛阳一样肥沃,还具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军事优势。

从中原到关中的豫西通道上可都是雄关,当年秦国只要把函谷关一守,任凭东方六国如何合纵,都不能奈何秦国分毫。

更何况,在秦始皇治下被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的匈奴,这几年趁着秦末天下大乱如今又有抬头的趋势。

作为华夏文明当时主要的敌人,北边游牧民族寇边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关中比洛阳更靠近北部边疆,可以让军事力量更加集中,也更加省钱,不需要再征调大量的后勤民夫和军队同时固守北部边疆和首都。

结语

娄敬这一番话可以说让刘邦茅塞顿开,要说这个草根皇帝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听劝。

在听取了娄敬的建议,并且再次征求了张良的意见之后,刘邦很干脆地做出了决定,将首都定在了关中的长安。

自此,西汉将近200年的历史拉开帷幕,长安也在此后一千多年间作为十三朝古都,活跃于历史的舞台上。

参考: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邦赐姓封号的济南人 - 舜网新闻

刘敬 (西汉) - 维基百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名... 《三国名将周瑜之死的历史疑云》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热血呐喊,穿越时空!广西抗战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风雨洗不去烽火烙印,八桂大地的石崖、墙壁...
原创 军... 十六国时代的军事奇才:谁能与李世民一较高下? 在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堪称军事天才辈出的时代。若仅...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就以其恢弘的历史画卷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读...
原创 假...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各路豪杰纷纷崭露头角。在这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曹操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谋略,逐步建...
山河见证| 硫磺岛血战遗痕仍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血腥、同时战略意义非常重...
原创 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一句千古传诵的诗句,道尽了杨贵妃绝世的容颜。作为中国古代...
原创 明... 大明王朝覆灭背后的隐形杀手:华北鼠疫的致命影响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大明王朝的覆灭主要归咎于朝廷的...
原创 历... 《明朝那些事儿》对张居正的评价颇为犀利,认为他在道德层面并非完美无瑕。然而,陈泽敏却持有不同见解,他...
【教育改造】铭记历史烽火 点亮... 西川监狱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活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原创 原... 诸葛亮《隆中对》战略与蜀汉兴衰的另一种可能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规划中,刘备集团若要进取中原,...
原创 藐... 众所周知,张飞在三国时代以勇猛著称,他的武艺可谓独步天下。就算是有“人中吕布”之称的吕布在世时,也未...
原创 史... 改写后的文章(历史类) 第一段:古代文明的兴衰 人类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它们在不同...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 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荷叶罐:宫廷艺术的璀璨明珠 在琳琅满目的中国古代瓷器中,大明宣德年制斗彩龙凤纹...
原创 叶... 苏联,这个曾经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庞然大物,一度与美国并肩争霸,成为冷战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力...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并非虎贲双雄,... 说起曹操帐下最为凶猛的武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往往是典韦和许褚。这两人常年贴身护卫曹操,可谓是曹魏的“虎...
原创 有... 中亚草原上的朝鲜乡音:一个漂泊族群的百年融合史 在广袤无垠的中亚草原上,当一阵熟悉的朝鲜民谣随风飘...
原创 唐... 公元845年,一场震惊朝野的宗教改革在唐王朝爆发。年仅33岁的唐武宗李炎在位第六年时,以雷霆手段在全...
抗战时期的香港“八办”主任廖承... 来源:《炎黄春秋》杜俊华陈阳阳/文 抗日战争时期,在周恩来的推荐下,廖承志接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前往香...
原创 唐... 根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典籍的记载,贞观六年(632年)十二月,唐太宗亲自前往监狱巡视。当时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