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曾任上海警备师师长,1976年参与武装叛乱,如今107岁仍健在
迪丽瓦拉
2025-10-04 00:02:09
0

197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则名为《上海警备区某师指战员学习好八连的优秀品质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一个亮眼的名字被反复提到----李仁斋:

“这个师的许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在驻守上海的日子里,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师长李仁斋,解放上海时是这个部队某团的团长,当年和战士一起睡过火车站的月台。

进驻上海市区以后,他更加刻苦地学习,艰苦地工作。他认真攻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经常深入连队,调查研究。每当接受了重要的任务,他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亲自检查防区的每个哨位。”

随后,报道指出,老同志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为新同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得新战士能够迅速成长起来。

可以说,对于这支部队而言,老师长李仁斋就是那个锻造了八连优良传统的关键,每一个战士的心中都有一个向老师长看齐的初心。

但是,没人知道的是,四年后,这位受人爱戴的老师长将会参与一起震惊全国的政变。但是,就像李仁斋之前的艰苦奋斗一样,这也只是其双面人生的一部分而已。

1.76年前的“功”

李林斋,又名李昌爱,1918年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一个名叫东崮山的村子。

1938年11月,心怀革命热情的李仁斋在目睹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后毅然参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队列中。

次年9月便因为出色的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队伍山东纵队的一员。

1940年10月,仅仅在军队服役一年的李仁斋,因为表现出众,已经任职山东军区第四支队后方第二营副营长,11月时已经是十二营代营长了。

1942年10月,李仁斋被任命为淄川县大队队长。彼时,县大队在淄西一带开展活动,该地所处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鲁中通往清河、胶东两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山东通往延安的重要交通线,所以这一带的日伪部队极为猖狂。

为了开辟斗争路线,李仁斋带领县大队到五股泉、牛角石屋、黄连峪一带进行游击运动,后来又到林峪、山王庄等地区继续展开战斗,随着斗争成果的显现,县大队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槲林、黑峪、马棚、马浪坡、响水泉、石门等村。

1943年,淄川县大队与日伪警备大队五中队发生枪战,李仁斋带领县大队与敌人周旋,把敌人打得仓惶撤退,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5年,淄川县大队配合泰山军分区主力,攻克磁村敌据点,切断敌人退路,为地区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建立后,李仁斋获得大尉军衔,这无疑是对他革命功绩的肯定。因华东部队干部的出身,加上工作能力出色,李仁斋很快被调往关键城市上海任职,这无疑是难得的发展机会。

转入陈老总麾下的李仁斋继续保持着革命时期的工作热情。其积极协助陈毅元帅打击扰乱秩序的奸商,迅速稳定了彼时上海混乱的局面。

随后,李仁斋继续坚定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为上海的商业环境带来了十足的安宁和秩序。他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好评,逐步升任公安部队上海市总队长、上海警备师师长。

1971年9月10日,时任上海警备师师长的李仁斋及警备师的全体官兵圆满还出色了“保护毛主席视察上海”的任务。

然而,就在五年后,同样是这个地方,李仁斋却站到了中央的对立面。

2.76年的“过”

1976年10月8日傍晚,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徐景贤急匆匆地赶到康平路市委学习室,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与会人员除了市政府重要官员外,还有民兵指挥部负责人施尚英、公安局负责人薛干青以及王洪文派来上海的秘书肖木、张春桥在上海的秘书何秀文等人。

会上,徐景贤很沉痛地说:“中央肯定发生了右派政变。”随后,徐景贤说完,王秀珍迫不及待地跟上:“北京发生了政变,修正主义上了台,我们要跟他们对着干!”

计划很快出炉,其规划了两个行动点:一号地点丁香花园招待所与二号地点民兵指挥部。

在布置完其他人武装叛乱的准备后,徐景贤和王秀珍与随后赶来的上海警备区副政委李彬山,副司令张宜爱、杨新亚,上海警备师师长李仁斋进行了交谈。

徐景贤征询了王秀珍的意见后,对他们说:

“对中央发生的右派政变,我们决心要对着干,用武装捍卫中央的左派领导和上海的革命政权。

打仗你们有经验,我们希望你们跟我们一道,加紧准备,以对付最坏的局面。现在请张宜爱、李仁斋同志随我,进驻一号点,负责全面指挥和舆论准备。

杨新亚、李彬山同志随王秀珍进驻二号点,具体拟定和部署武装对抗方案。我们都分头组织力量,加强战备。”

徐景贤带着王少庸、张宜爱、李仁斋到丁香花园,王秀珍带了一批人到民兵指挥部。徐景贤亲自下达手令严控电台,王秀珍在民兵指挥部加紧部署,制定了具体的作战方案。民兵指挥部设立了两个秘密据点:第一个在江南造船厂,第二个在中纺机械厂。并发出指令,一切行动听徐景贤、王秀珍指挥。

徐景贤下达指令:民兵指挥部加强战备,2500人集中,3万人值班待命,同时下令调集公安干警 l500人,动用各种枪支2万余支,子弹数万发,汽车、摩托车225辆,架设应急电台15部。

正当他们紧锣密鼓准备实施武装叛乱计划时,10月10日徐景贤、王秀珍接到立即到北京参加打招呼会议的中央通知,他们慌手慌脚先赴北京应付。上海余党顿时群龙无首,打乱了发动武装叛乱的计划。

为了避免上海出现武装暴乱,彻底粉碎反革命分子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中央政治局做出立即派出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的重要决定。

1976年10月12日,在叶剑英元帅的一锤定音之下,中央决定派遣时任军委常委且在动乱时期蒙冤的苏振华前往上海整顿。

中央工作组一到上海,立即连夜开展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尽管上海被反革命分子长期盘踞和控制,但是上海人民也饱受其 害,对“四人帮”深恶痛绝。

11月4日开始,苏振华同志带领新市委开始领导揭批查行动。这一阶段的运动主要是广泛发动群众大张旗鼓地揭发批判声讨“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滔天罪行,教育群众,帮助挽救犯错误的干部,而这其中就包括了李仁斋。

许多犯过错误的人正是由于亲身体会到上海新市委的宽大政策,更加主动揭发交代“四人帮”的罪行,加快了揭批查运动。

最终,在苏振华同志为首的中央特派同志的整顿,以及以李仁斋等同志的及时认错反省之下,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反革命分子最后阴谋。

事后,主持审判工作的彭真同志曾说过:上海的清查工作最彻底,没有上海的清查,对“四人帮”的审判就无法进行。

随后,李仁斋同志因为态度端正,配合工作,党中央决定保留其党籍和军籍,并继续在政府部分工作直到1985年。

离开部队后的李仁斋同志,最终选择低调地在上海生活,时至今日他还仍幸福的生活在这里,如今已经107岁高龄的他仍然幸福地生活在这片他所奋斗半生的土地。

参考文献:
[1]丑运洲.疯狂的最后一跳——“四人帮”上海余党妄图发动武装叛乱纪实[J].湘潮(上半月),2013
[2]冯晓蔚.1976,苏振华秘赴上海平定危局始末[J].党史博采(纪实),2006
[3]王文正,沈国凡.审判“四人帮”上海余党[J].百年潮,2008
[4]丑运洲.向“四人帮”余党夺叔——苏振华接管上海[J].百年潮,2002
[5]中共淄博市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中共淄博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石平,这个曾在...
原创 2... 今天,咱们聊一聊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这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实并不难理解。总结...
原创 曹... 三国名将典韦的真实战力分析 在三国群雄并起的时代,若论单打独斗,典韦想要战胜赵云、张飞或关羽中的任...
原创 刘... 刘备夺取汉中时期,虽然蜀汉整体国力尚未达到鼎盛,但其粮食储备却异常充足,这主要得益于刘璋的守成之策。...
原创 外... 九龙杯的传说与历史考据 关于九龙杯的传说由来已久,其存在的证据主要可归纳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首先,...
原创 三... 谥号的历史意义与三国时期的十位\"敬侯\" 谥号是中国古代对已故贵族、大臣等重要人物一生功过进行评价...
原创 解... 国民党军覆灭之际的五位自戕将领:一段悲壮与争议交织的历史 在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
原创 蒋...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让人极度失望,在日本人赤裸裸的侵略面前,既...
热议 | 九三阅兵在安顺监狱引...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北京... 本报电(记者郑智文)日前,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位于北京市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
“津沽文化书架”揭牌“ 李叔同... 今年是李叔同诞辰145周年。昨日,文史学者、天津市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副会长章用秀在新华社区学院...
原创 当... 《钢骨上的记忆》 (一) 九载光阴,不过弹指一挥间。那些曾在里约热内卢街头巷尾张贴的奥运海报,如...
原创 英... 文/袁 帆 你知道中国第一支防化学兵部队的创始人是谁吗? 你知道在抗日战争中唯一牺牲在空中的中国将军...
原创 晚... 历史影像中的晚清北京:光绪年间的社会风貌实录 本文作者精心整理的光绪皇帝年间北京城珍贵老照片,为我们...
原创 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每一个王朝的终结,几乎都伴随着君主的悲剧。明末的崇祯帝,就是最典型的亡国之君。他...
原创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各路诸侯帐下都网罗了一批能征善战的猛将。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袁术虽然率先称...
原创 4...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威名赫赫的战将,他们以超凡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名垂青史。其中,有...
家族传承的印记:丙午户部湘字版... 在湖南省娄底市的李先生手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情感与荣耀的丙午户部湘字版大清铜币。这枚当制钱十文的古...
原创 对... 北洋时期的边疆治理:在动荡中守护国土的艰难历程 中国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的历史轨迹犹...
原创 元... 在元朝的历史长卷中,元朝军队与安南(今越南)之间曾爆发过三次重大军事冲突。其中第一次元越战争尤为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