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刚走完长征时的一张留影:面容有些憔悴,整个人都十分消瘦
迪丽瓦拉
2025-10-04 00:33:24
0

这是一张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照片,定格了毛泽东主席在陕北时期的真实形象。据考证,这张照片拍摄于1935年中央红军完成长征后不久。画面中的毛主席身着破旧的灰色军装,衣服上布满补丁和磨损的痕迹,身形比以往消瘦了许多。他深邃的眼窝下是浓重的黑眼圈,紧锁的眉头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人们记忆中那个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革命领袖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位曾经在井冈山上指点江山的革命家,在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后,竟变得如此憔悴不堪。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转移中,我们的领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五十万精锐部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这次国民党军队改变了以往冒进的战术,采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在苏区外围修筑了数千座碉堡,形成严密的封锁线,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压缩红军活动空间。由于当时中央领导人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导致红军在广昌保卫战等战役中损失惨重。到1934年9月,中央苏区已丧失五分之四的领土,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八万六千余名红军将士踏上了漫漫征途。在这条充满艰险的道路上,即便是作为党和红军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也未能幸免于艰难困苦的折磨。事实上,在长征开始前一个月,毛主席就因长期劳累患上了严重的疟疾,高烧不退,一度生命垂危。多亏红军总医院院长傅连暲的精心治疗,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长征初期,毛主席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只能躺在担架上随军行动。在湘江战役的危急时刻,他强撑病体指挥部队突围,为红军保存了革命火种。

当红军翻越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时,面对极度缺氧的恶劣环境,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代步马匹让给了伤病员和体弱的女同志。他拄着木棍对身边的战士说:\"多一个同志翻过雪山,革命就多一分希望!\"在攀登途中,突然遭遇暴风雪袭击,鸡蛋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下。毛主席立即招呼周围的战士手挽着手,组成人墙,顶着狂风艰难前行。他始终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待遇。

穿越松潘草地的经历更是令人刻骨铭心。这片方圆数百里的沼泽地被称为\"死亡陷阱\",毛主席和中央纵队的同志们一样,经常数日粒米未进。他的脸庞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凹陷,军装沾满泥浆,步履蹒跚却依然坚持自己拄着木棍前行。只有实在体力不支时,才允许警卫员搀扶一段。在过草地最艰难的时刻,他甚至把最后一把炒面分给了生病的警卫员。

长征路上的种种磨难,不仅摧残着毛主席的肉体,更考验着他的精神意志。作为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他肩负着数万将士生死存亡的重任。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革命的前途命运,这种压力常人难以想象。然而,他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坚定的信念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遵义会议后,他常常在行军途中与战士们谈笑风生,用幽默的语言鼓舞士气。

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毛泽东。正是这种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让他赢得了全军上下的衷心爱戴。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他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队伍,在这里没有特权,只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也正是因为有毛泽东这样伟大的领袖,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红军突破重重险阻,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这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石平,这个曾在...
原创 2... 今天,咱们聊一聊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这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其实并不难理解。总结...
原创 曹... 三国名将典韦的真实战力分析 在三国群雄并起的时代,若论单打独斗,典韦想要战胜赵云、张飞或关羽中的任...
原创 刘... 刘备夺取汉中时期,虽然蜀汉整体国力尚未达到鼎盛,但其粮食储备却异常充足,这主要得益于刘璋的守成之策。...
原创 外... 九龙杯的传说与历史考据 关于九龙杯的传说由来已久,其存在的证据主要可归纳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首先,...
原创 三... 谥号的历史意义与三国时期的十位\"敬侯\" 谥号是中国古代对已故贵族、大臣等重要人物一生功过进行评价...
原创 解... 国民党军覆灭之际的五位自戕将领:一段悲壮与争议交织的历史 在解放战争的滚滚洪流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
原创 蒋...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让人极度失望,在日本人赤裸裸的侵略面前,既...
热议 | 九三阅兵在安顺监狱引...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北京... 本报电(记者郑智文)日前,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位于北京市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首次集中展...
“津沽文化书架”揭牌“ 李叔同... 今年是李叔同诞辰145周年。昨日,文史学者、天津市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副会长章用秀在新华社区学院...
原创 当... 《钢骨上的记忆》 (一) 九载光阴,不过弹指一挥间。那些曾在里约热内卢街头巷尾张贴的奥运海报,如...
原创 英... 文/袁 帆 你知道中国第一支防化学兵部队的创始人是谁吗? 你知道在抗日战争中唯一牺牲在空中的中国将军...
原创 晚... 历史影像中的晚清北京:光绪年间的社会风貌实录 本文作者精心整理的光绪皇帝年间北京城珍贵老照片,为我们...
原创 左...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每一个王朝的终结,几乎都伴随着君主的悲剧。明末的崇祯帝,就是最典型的亡国之君。他...
原创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各路诸侯帐下都网罗了一批能征善战的猛将。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袁术虽然率先称...
原创 4...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威名赫赫的战将,他们以超凡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名垂青史。其中,有...
家族传承的印记:丙午户部湘字版... 在湖南省娄底市的李先生手中,珍藏着一枚承载家族情感与荣耀的丙午户部湘字版大清铜币。这枚当制钱十文的古...
原创 对... 北洋时期的边疆治理:在动荡中守护国土的艰难历程 中国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的历史轨迹犹...
原创 元... 在元朝的历史长卷中,元朝军队与安南(今越南)之间曾爆发过三次重大军事冲突。其中第一次元越战争尤为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