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国人不理解:如果中国人没有侵略,为何会有这么多土地?
迪丽瓦拉
2025-10-04 13:03:10
0

听很多外国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中国人没有侵略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国土面积?”

这句话就是典型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攻击,完完全全当成“阴谋论”来理解就行。他们试图通过“偷换概念”的手段,来给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抹黑。或许你也不知道我们这么大的国土面积是哪来的,今天就说清楚,我们到底有没有“侵略”。

一、误区

南开教授艾跃进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思想——宁背一世侵略之骂名,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这叫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句话要怎么理解呢?首先要从“功利性”的角度来理解,所谓“侵略”到底好不好?从侵略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好”的,但要注意的是,侵略本身是反人类、反人权的。

用艾跃进的话来说就是:“谁说侵略对,谁就没有良知!说不对,那是罔顾事实。”

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铁骑,用三次西征险些将亚欧板块完全统一。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以复仇花剌子模为目的顺路征服了中亚到里海地区;第二次“皇子西征”,铁骑如林摧枯拉朽,如今的基辅被攻陷,匈牙利联军更是败北;第三次,旭烈兀摧毁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建立伊尔汗国。

这些“侵略”给蒙古帝国带来的好处就是令其疆土达到了3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俄罗斯国土面积的两倍。中国、波斯、东欧等大片土地都成了蒙古帝国之版图。

想象一下,别说蒙古帝国的330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版图,就算是元朝最高1400平方公的版图被我们继承下来,现在的我们又是怎样的国家?

再说日本,如果当初他们的邪恶计划成功,以弹丸之地“称霸”世界,现在的他们又是怎样的?你觉得他们还会担心海平面上升会淹没部分国土吗?

单纯地从功利性的角度看待“侵略”是有一定“好处”的。但如果我们的目光仅局限于此,就正中西方世界“抹黑派”的枪口了。

因为现代世界提到的侵略,和过去的“侵略”是不一样的。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古代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尤其是像蒙古族这种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观念里是没有“疆土”的概念的。

花剌子模同样也是游牧民族,在这些民族的观念里,一片区域之中只要谁能活下来,这地方就是谁的。这就是当初世界格局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现代我们理解的“侵略”是两码事。

更何况当初成吉思汗本来是想跟花剌子模通商的,没想到派了两波特使都被对方给羞辱、抹杀了。这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能到爆发战争的程度。

现代社会和古代是有区别的,各个国家都明确了自己的疆域,虽说有些地区和国家还是有“地缘矛盾”存在,但也正是因为疆域的划分,地缘矛盾才会存在。

这就像大家都盖了自己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如果你闯进别人家,那自然就是侵略。而在古代,一切以生存为大,也鲜有现代“国家”的概念,那就更不能用“侵略”来形容了。

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讨论南海问题的时候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在治理南海之前,周边有很多国家还没有成立。”

这就体现人类发展的规则——无主之地,谁先到、谁能活下去就是谁的。你说类似南海的地方是你的,问题是你那时候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又怎么能说那是你的呢?

为什么我们批判西方国家用“侵略”来形容我们是抹黑?结论已经显而易见了,真正意义上的侵略是现代概念,在古代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或者说是和现代的概念完全不同。

还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那就是古代的观念和现代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观念去要求古代,更不能用现代的概念套用在古人身上。

二、探索

其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我们从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都知道我们是从黄河流域走出来的民族,后来活动面积越来越大,也是因为周围根本就没有人,况且“探图”这件事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动物的天性。

曾有记者问霍金:“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宇宙?”霍金说:“因为它就在那。”

这说明哪怕到了现在,人类探索的天性和自然规律也仍然存在。最经典的例子就是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欧洲国家原本打算开辟通往中国和印度的新航线,建立贸易往来,而哥伦布却意外地发现了美洲大陆。

当时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过着和游牧民族差不多的“部落生活”,也就是说并没有出现国家的概念,所以你觉得这算不算侵略呢?难道这整片美洲大陆,只要有一个印第安部落存在,所有土地就都是他们的了吗?

这不符合自然规律,也不符合人类的探索本能。再看我们的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想宣扬大明朝之国威,同时建立贸易线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未真正意义上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硬要说“侵略”,那还是欧洲国家更有“嫌疑”,美洲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殖民地的存在。

实际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上有“国家”概念的主要地区就是东亚和欧洲,其他地方都是“无主之地”,用侵略来说就不准确了,用“融合”来形容才对。

这也是我国到现在能有这么大的国土面积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发家”手段,并非“侵略”,而是融合。

三、融合

我国历史上通过融合手段实现国土面积的扩大,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新疆。

1884年,光绪帝将正式在新疆设省,“新疆”这个地区的名字,就是光绪帝为了表达“故土新归”之意。

至于这“故土新归”的意思是从哪来的,还要从更早之前说起。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将中原和西域城邦通过贸易手段联系在了一起。这一过程从前138年持续到前60年,差不多是三代人左右。

公元前60年,随着西域和中原的联系、融合越发加深,一个重要的机构应运而生。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应运而生,没有任何占有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西域民族和中原汉人能更好地交流,这个机构就是“西域都护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楚...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项羽与刘邦无疑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们不仅胸怀鸿鹄之志,更以非凡的胆...
原创 毛...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彻底纠正了王明、博古、...
原创 宋... 《剑来》中龙尾郡陈氏家族的渊源与陈平安的微妙关系 在烽火戏诸侯所著的玄幻小说《剑来》中,宋长镜提到的...
一口气看懂赵国历史!如果长平之... 提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然后就是那场长平之战。 对于那场坑...
原创 女... 这是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军统局的真实故事。1944年盛夏的重庆,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军统局长...
张飞和马超到底谁更厉害?依据正... 三国时期,张飞与马超都是威震天下的猛将,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那么这两位传奇武将究竟谁更胜一筹呢?让...
原创 清... 【满族姓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满族作为建立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其姓氏...
原创 中... 酒类饮品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制作工艺可分为两大类:蒸馏酒与酿造酒(又称发酵酒)。在中国古代...
原创 欧... 因为欧洲现在是任何机会都没有了。 记得2023年4月份吗?马克龙访华的时候,从北京来到广州,把欧盟...
原创 古... 说起古代的殉葬制度,真是让人既好奇又觉得有点毛骨悚然。这玩意儿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好几千年,从原始社会...
原创 苏... 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解体,这一历史性事件震惊了世界。当时许多西方观...
王炳荣款浮雕春耕图赏瓶:晚清瓷...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长河中,王炳荣款浮雕春耕图赏瓶以其独特的工艺美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晚清时期瓷艺创...
中华诗词库|唐朝诗人之“情圣诗... “情圣诗人” 李商隐 中华诗词库 在盛唐的万丈光芒之后,晚唐诗人李商隐用他独特的朦胧诗风,为唐诗开辟...
历史上的赵云真的一辈子都是杂号... 关于赵云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与官职变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赵云作为蜀汉名将,其官职问...
原创 瓦... 瓦岗军伐隋五关之战始末 在《兴唐传》的宏大叙事中,混世魔王程咬金将帝位禅让给李密后,这位新主改国号...
汉朝为何能歼灭匈奴而明朝只能固... 明朝和汉朝虽然都是历史上比较强大的中原王朝,但两大王朝,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办法,却显得有些截然不同。...
原创 抗... 1939年7月,侵华日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二次九路围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机械化部队...
原创 魏... 曹操能够成功统一北方,主要依靠两大军事力量:一是以夏侯氏和曹氏为核心的宗亲将领集团,二是以五子良将为...
原创 为... 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一个惊人的现象引人深思:在众多英雄豪杰中,唯有赵云赵子龙被塑造得近乎完美无缺...
原创 古... 1949年3月,在党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以坚定而充满信心的语气向与会代表们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