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战的最大理由???
美国参战,最可能的理由是什么?
随着以伊冲突日益发酵,各方关注焦点越来越聚焦于美方是否参战?
说到这个话题,首先必须弄清美国想要什么?
或者说美国想得到什么?
他是否想要回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
记得小时候最早听说伊朗是因为第七届亚运会。
那是1974年9月1日至16日,第七届亚运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
伊朗政府对举办第7届亚运会相当重视,不但兴建新的主运动场,还兴建了亚运村。
体育中心占地500万平方米,10座体育场、8座体育馆建于其中。
整座亚运村和体育中心总共只花了17个月的时间兴建完成。田径场首次使用塑料材质铺设跑道。
当时有部纪录片专门纪录这届运动会!
我还有模糊的印像,当时伊朗比中国现代得多,当时还有伊朗国王巴列维宣布开幕的镜头。
国王瘦削英俊,西装革履,与现在伊朗宗教领袖的宽袍大袖成鲜明对比!
就是那位巴列维国王,是美国的铁杆盟友。
所谓的世俗化就是由他而起。
他推行全盘西化政策,极度亲美!
当时伊朗的军事由美国一手扶持,为此,伊朗花了巨额军费。
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今天的伊朗政教合一体制。
从此伊朗成为美国死敌。
巴列维国王被迫逃到美国寻求政治避难,后含恨客死他乡。
现在其孙子还在美国,日夜想着重掌大权的美梦。
1979年11月,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扣押52名美国人质达444天。
导火索是卡特政府允许被推翻的伊朗前国王巴列维赴美治疗癌症,引发伊朗革命政权强烈反美情绪。
卡特初期实施石油禁运、资产冻结等制裁,但伊朗要求引渡巴列维并道歉的诉求遭拒。
1980年4月,美军出动8架直升机与运输机执行秘密营救,因沙漠风暴导致3架直升机故障。
撤退时一架直升机与运输机相撞爆炸,造成8名军人死亡,残骸被伊朗公开展示。
国务卿万斯因反对军事行动辞职,行动失败重创美国国际形象。
营救失败直接导致卡特支持率暴跌,成为1980年大选败给里根的关键因素。
人质最终在里根就职当日(1981.1.20)获释,引发"十月惊奇"阴谋论(传闻里根团队秘密延迟人质释放以影响选举),但调查未获实证。
卡特晚年坦言:"若成功营救很可能连任,但强攻将导致大量伤亡",体现了人道主义抉择的艰难。
事件暴露美军跨军种协同缺陷,催生特种作战司令部成立。
虽被批"软弱",但卡特坚守避免无谓伤亡的原则,卸任后通过卡特中心持续推动和平事业,200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这场危机重塑了美伊对抗格局,其阴影延续至今"。
这就是美伊交往的历史!
以色列空袭伊朗的目标,是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从而将伊朗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的执念成为空想。
而如果美国此次参战,除了摧毁伊朗核设施外,将伊朗现政权彻底推翻,让巴列维国王的孙子重新执政,建立亲美政权,应是美国的主要目标!
如此,美国不仅能将中东的眼中盯,肉中刺一举除掉,又能收获一个既坐拥丰富资源,又彻底亲美的伊朗。
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既然已放话不谋求连任,那么如此急功近利,千方百计,挖空心思都在寻找政绩的特朗普,怎么可能放弃此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特朗普4年任期已经过了半年多,在仅剩的三年半中,要想留下一笔能载入史册的辉煌政绩,除了此次机会,几无可能再有!
所以此次机遇,堪称“不曾有,不再有”!
“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
特朗普能放过吗?
对此您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关注我,明天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