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瑞安市玉海文化研究会顾问、政协文史专员俞光,在瑞安市报告文学馆为其著作《晚清瑞安学派》举行签名赠书活动。活动现场,瑞安文史界嘉宾云集,等待签名的读者排起了小长龙。短短时间内,60本书便被“一抢而空”。
80岁高龄出书
填补国内学术空白
“晚清瑞安学派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支重要的学术流派”,俞光介绍,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晚清瑞安学派开创了一批新兴学科,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书社和刊物,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为我国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
五年前,俞光意识到“不少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注意到晚清温州知识群体,但鲜有对其进行专题的、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这个群体所体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经世致用、务实求新的优良学风,将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提供有益的借鉴。于是,他不顾古稀之年,启动研究,全力以赴要填补这一项学术空白。
近五年来,他参考过190多部相关的专著、古籍、辞典,四易其稿,经受住了身心考验,最终形成这部长达40万字的著作,被温州市社科联列入温州市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
不当书记不办厂
退休后出了4部专著
俞光于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2005年从瑞安市科技局退休。退休后,他拒绝了不少善意的邀请——“来我们厂里当党委书记吧”“我们一起办厂”等,他认为“到了这个年龄后,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
他说:“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但都应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俞光正是“说到做到”,退休20年来,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术研究上,从最熟悉的工业领域到经济领域,再到瑞安晚清学派。他先后出版《温州工业简史》《温州经济史话》《瑞安经济史》《晚清瑞安学派》等4部专著,以及《瑞安市软科学研究成果选编》《温州古代经济史料汇编》《温州古代经济史料续编》等3部汇编类著作;在《水泥》《陶瓷》《技术经济》《温州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等荣誉。
纳入温州“成果文库”
助益文脉传承
签名赠书活动现场,浙江省作协会员、瑞安市报告文学学会顾问陈思义在书架上找寻俞老曾出版过的书籍。他评价俞老的专著很“靠谱”,并笑称“经常间接引用他书上的资料,所以他的书是摆在书架上比较明显的地方”。
《晚清瑞安学派》被纳入“温州文化研究(温州学)成果文库”。中共中央党校齐小林教授指出:“晚清瑞安学派治经学、诸子学、史学、医学、音韵学,创办实业,举办学堂,开办医院,启浙江东南近代化之先风,泽被后世于万代。”温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邦金评价:“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增强温州历史文化自信,传承发展永嘉之学和温州文脉,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供内在文化支撑,都是有明显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