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历史长达14年,但在这段黑暗岁月中,中国仍有8个省份未被日军铁蹄践踏。这段历史要从更早的时期说起。在明朝时,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尚处于试探阶段,但贪婪的种子已然埋下。到了清朝末年,随着中国因闭关锁国政策而积贫积弱,日本侵略行径愈发肆无忌惮。1894年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以及随后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都成为日本侵华野心的明证。
曾经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本是日本最忌惮的海上力量。然而这支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遭遇惨败,原因错综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北洋水师的覆灭为日本侵华打开了方便之路。1894年深秋,日军铁骑踏入辽东半岛,清廷上下陷入恐慌。面对强敌压境,慈禧太后最终选择妥协退让,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拱手相让。虽然台湾民众曾奋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但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
日本的侵略步伐并未因此停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虽暂时受到国际制约,但当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日本再次露出獠牙。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表面上东北仍在皇帝统治下,实权却完全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接下来的八年里,日军铁蹄践踏大半个中国,犯下累累罪行。他们推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害。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疯狂掠夺中国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破坏珍贵文化遗产,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在这段黑暗岁月中,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四川、陕西、西康八个省份因特殊的地理和政治因素得以幸免。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距离日本本土遥远,加上交通不便,使日军鞭长莫及。西藏则凭借世界屋脊的天然屏障和藏族同胞的英勇抵抗,让侵略者望而却步。电影《红河谷》就生动展现了藏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壮烈情怀。
青海省因地形险要,自古就是易守难攻之地。四川虽在民国初期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川军甚至被称为双枪兵,但在民族存亡之际,川军将士浴血奋战,赢得了铁血之师的美誉。陕西、甘肃、宁夏作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依托天险黄河构筑防线。晋察冀边区军民创造性地运用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术,与日伪军作战3.2万余次,歼敌30多万人。西康省(今分属四川和西藏)也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免于战火。
这八个未沦陷的省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不仅是抗战的大后方,为前线提供大量物资和兵源,更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特别是川军和陕甘宁根据地,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面对外侮时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团结精神,是任何侵略者都无法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