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富商沈万三设宴款待明太祖朱元璋。席间,朱元璋故意指着桌上的红烧猪蹄问道:爱卿,此乃何物?沈万三何等机敏,立即意识到这是皇帝设下的陷阱。因朱与猪同音,若直言猪蹄必犯大不敬之罪。只见他眼珠一转,恭敬答道:回禀陛下,此乃'万三蹄'。这一巧妙应答,既化解了危机,也展现了商人的圆滑世故。
朱元璋的出身可谓贫寒至极。他生于元末乱世,父母都是佃农,靠租种地主刘德家的薄田度日。在兄弟中排行第八,故幼名朱重八。童年时,他每日为刘德放牛,却常常食不果腹。一次实在饥饿难忍,便与几个牧童宰杀了一头小牛充饥。事发后,刘德将他打得遍体鳞伤,这些苦难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对富人的仇恨种子。
十六岁那年,濠州遭遇大旱,紧接着瘟疫肆虐。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相继离世,家中却连置办棺木的铜板都拿不出。他跪求地主刘德施舍一小块坟地,反遭棍棒驱赶。最终是刘德的兄长刘继祖心生怜悯,赠予旧衣数件和一方薄地,这才让亲人得以入土为安。为求生计,朱元璋剃度入皇觉寺为僧,不过是为讨口饭吃。谁知灾年连寺庙也难以为继,方丈只得遣散众僧外出化缘。
此后三年,朱元璋手持钵盂漂泊四方。他睡过破庙,宿过街头,尝尽人间冷暖。富户的冷眼、衙役的鞭挞、路人的唾弃,都在他心中刻下深深伤痕。这段经历让他看透世态炎凉,对为富不仁者深恶痛绝。二十五岁时,儿时玩伴汤和来信邀他投奔红巾军。几经犹豫,朱元璋还俗从军,得到首领郭子兴赏识,不仅委以重任,还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从此他如蛟龙入海,短短十余年间扫平群雄,终登帝位。
定都南京后,朱元璋面临城墙残破的窘境。新朝初立,国库空虚,修缮工程迟迟不能开展。这时江南巨贾沈万三主动请缨:陛下勿忧,此事草民愿效犬马之劳。朱元璋将信将疑,不料沈万三竟提前完工,工程质量更是无可挑剔。经此一事,皇帝虽表面嘉许,内心却更加忌惮——这个商人财力如此雄厚,当年还曾资助过政敌张士诚,实在留不得。
为讨好皇帝,沈万三又献上巨额金银。朱元璋笑纳之余,杀心更炽。一日,沈万三设宴接驾。席间朱元璋指着猪蹄发难,被巧妙化解后,又追问吃法——按礼制,御前不得动刀,手撕又失仪。只见沈万三从容抽骨为刃,将肘肉分切得宜。朱元璋表面称赞,暗恨不已:好个奸猾商贾!
后来沈万三提议犒赏三军,愿自掏腰包给每位将士发五两饷银。朱元璋闻言大怒:尔欲收买朕的军队耶?当即下令抄没其家产,将沈万三流放云南。这个富可敌国的商人,终究难逃帝王猜忌,成为朱元璋打击豪强的典型。这段往事,既展现了商人的精明,更折射出专制皇权对民间财富的警惕与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