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利:作为历史学者,我对AI变革的节奏和方式感到担忧
迪丽瓦拉
2025-10-05 06:32:22
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上观新闻)

9月11日上午,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历史学家、哲学家、“人类简史系列”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发表演讲,他认为,衡量进步,不在于技术的速度,而在于人类之间合作的力度和共情的深度。

以下为演讲全文:

2025年外滩大会的各位来宾和朋友们,很荣幸参与这次大会!

请允许我用2025年一个普通早晨的场景,来开启我今天的发言。当你在世界某处的一座大城市清晨醒来,电网已经忙于平衡负荷,医院在为晨间查房做准备,公交和地铁正在重新安排车次,街道上的摄像头和仓库里的机械臂不会和你打招呼,但它们已经在做出影响你一整天的很多决定。

许多这样的日常选择,都是由会学习、会调整、会主动行动的系统做出的,我们把这个技术叫作“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仅是自动化工具,还是“会行动的主体”,它们有能力自己做决定,有时甚至能自己创造出全新的想法。

当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新成员时,生活的节奏会悄然发生改变。

在金融市场,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新型资产组合与交易模式;在能源行业与供应链,调度与定价机制开始超出人类直觉;在军事指挥链里,预警和反应会被压缩到极短的时间,人类甚至来不及进行对话和思考。在司法与教育场景里,谁能获得机会、谁被排除在外,或将由我们看不到、也难理解的算法决定。文化,当然,也是这个故事中另一个非常大的部分。人工智能生产、组合、分发故事、音乐、影像和符号,这些是支撑人类身份认同的东西。

我并不反对科技变革。科技带给过我们更健康的身体和更渊博的知识,带给过我们驱散黑暗的光明,以及前所未有的彼此连接的方式。但作为历史学者,我对变革的节奏和方式感到担忧。

历史上,变革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最终目标,而是通向目标的过程。人类是适应能力极强的生物,但我们需要时间来适应,也需要可靠的机制来帮我们完成这种适应,尤其是对社会中最弱势的成员。每当历史上出现强大的新技术时,社会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发明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与习惯。

印刷术并没有在问世的那年带来启蒙,它先释放了噪音、谎言和极端主义的洪流。经过逐步的编辑与审校、目录与图书馆、学校与研究机构、出版规范与公共讨论,才把智慧从喧闹中一点点托举出来。类似地,工业化也不只是蒸汽机的故事,它还需要公司法、工会、环保法规、社会保障网络,以及更多配套机制。没有这样的社会适应机制,单凭工业技术本身,只会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更残酷的竞争,以及更极端的剥削。

人工智能与所有以往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触及了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智能机器现在正在学习如何管理和重塑银行、军队、国家乃至宗教的运作系统。我们面临的人工智能危险,不是“一个坏人按一个坏按钮”,相反,危险在于我们周围悄然发生的无形过程:一行植入清算系统的代码,一道固定在战术逻辑的指令,一种嵌入招聘或贷款环节的评分标准。科幻小说让我们习惯于担忧“机器人叛乱”,但真正的危险更安静且更令人恐惧——一种数字官僚体系正在扩张,把决定权从我们可质询的人类,移交给我们看不见的算法。

与此同时,像我这样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声音,经常被误解为“叫停进步”。实际上,这是呼吁真正理解“进步”的含义,以及要如何去实现。单有速度,不是进步。一辆没有任何交通规则、没有刹车系统的汽车,时速快到100公里,也绝不是进步。

那么,如何实现真正的进步呢?让我举几个来自人类历史的简单例子。

一个简单的事实,人类的力量从来不源于孤立,它来自与陌生人,以及外部世界的合作。为了生存,我们需要吸气呼气,我们吸入来自外界的空气,再把肺里的空气呼出去。个体如此,国家亦然。每个国家都在与外界交换思想、商品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如果切断与他人的一切联系,仅仅依靠自己,这不会让你更强,最终,那会让你窒息。把这个古老的教训带入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建立可验证的全球承诺,而不仅仅看“谁跑得更快”。

另一个事实: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为了商业优势,不顾安全边界地部署技术。任何真正重塑人类社会的系统,都不应“先上线再治理”。历史已多次证明,速度和安全可以并存,但前提是我们构建自我修正的机制闭环。一个发达的技术社会,必须有办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的错误和偏见,这样就能保证快速而安全地运转。婴儿在学走路的时候,实际学的是如何足够快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迈出一步,摔倒了,身体在学习并调整;再迈一步,又摔倒了,身体就再次学习和调整。只有当身体能不断学习,调整脚步时,孩子才真正开始走路。一旦这套自我修正机制就位,孩子不仅能走路,还能奔跑。如果我们在还没有学会识别和纠正系统不可避免错误之前,就贸然让人工智能“奔跑”,那么速度的代价,就会让最无力的群体承担。

最后一个历史事实:记忆很重要。记忆并非怀念一个从未存在的过去,而是给未来指引方向;记忆是消化和讲述我们亲身经历故事的机制,记忆是我们理解那些失败实验与误入歧途的机制,是社会认识到错误并加以修正的能力。当人工智能开始接管决策过程和构建叙事,我们必须守护人类记忆和讲述自身故事的能力。如果把记忆托付给非人类智能,我们将一无所有。

有人可能会问:你是在呼吁放慢速度吗?不,我呼吁带着记忆去前进。我理解雄心壮志,也理解竞争压力,没有这些,我们不会有现代科学。但我们不应将竞争推向人类自我认知的边界之外,推向人类理解力失效、人类记忆化为空白的地方。我们不应该把越过人类的边界当作值得炫耀的奖杯。我们要帮助人们更快地前进,也帮助人们安然面对现实的变迁,但不要逼人走得太快,以至迷失方向,被焦虑吞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垂帘听政这个词汇往往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晚清时期那位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然...
原创 秦... 岳飞:忠魂千古的悲壮史诗 前言 在北宋末年的动荡岁月里,河南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诞生了一位注定不平凡的...
原创 如...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多年,但战争的阴影却从未真正离开过人类的心头。在那个工业化浪潮汹涌、列强争...
原创 人... 三国风云中的政治联姻:刘备与孙尚香无嗣之谜探析 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蜀汉开国君主刘备以其仁德之名和...
玄武门之变后,秦琼为何一病十二... 玄武门之变后,曾经叱咤沙场的开国名将秦琼为何突然一病不起,这场怪病竟缠绵折磨了他整整十二载春秋?是多...
庞德能击败老年关羽,若遇到老年... 襄樊之战:庞德力克关羽的深层分析 在三国历史的襄樊之战中,庞德成功击败了年迈的关羽,这一战果令天...
原创 他... 《命运逆转:从无地王之子到欧洲君主的崛起》 第一章:遗留下的重担 1216年10月的一个清晨,英...
原创 他... 北宋时期有一位被后世尊称为神算子的传奇人物,他就是著名理学家邵雍。这位奇人不仅精通天文地理,更以其惊...
雍正帝的三大宠臣,受重用得善终... 在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以其雷厉风行的改革举措而闻名。他在位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创 平... 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倾轧的痼疾,无论何时都难以根除。即便在决定国民党命运的三大战役期间,当蒋家王朝已如...
原创 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驾崩,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就此展开。传统史书记载中,这场权力交...
秦朝灭六国中,最难打最费劲的是... 纵观整个战国时代,楚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可谓得天独厚。这个南方大国坐拥广袤疆土,北至淮河流域,南抵...
岳飞最精锐的部队打得金军闻风丧...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涌现了无数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精锐之师。若要评选出一份中国古代最强军队的榜单,恐怕...
原创 清... 【改写版·策棱传奇:从蒙古少年到护国亲王的逆袭之路】 在传统印象中,驸马爷往往被视为依附皇权的装饰...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他登基... 【历史典故新解:朱元璋以德报怨的政治智慧】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以德报怨被视为一种崇高的处世哲学。...
赵构建立了南宋,为何他还是千古... 【人物志:千古罪人——赵构】 宋高宗赵构的登基之路堪称一场历史的意外。作为宋徽宗的第九子,他既非...
原创 就... 从道义与立场的角度来看,裘千仞刺杀成吉思汗这一事件,确实让郭靖相形见绌!裘千仞当时是作为金国的爪牙去...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在农业、盐铁业和瓷器制造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与南陈、北周并立的三大政权...
隋朝末年的一位诸侯,背叛唐朝,... 隋唐之际的乱世风云中,高开道的枭雄人生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隋末唐初无疑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重要...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为何不让赵云... 蜀汉面临的战略危机与抉择困境 当关羽因大意失守荆州并最终被东吴所害的消息传来,整个蜀汉政权都陷入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