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83年,正值元朝至元年间,郁郁不得志的书法大家鲜于枢选择在风景秀丽的杭州定居。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他应邀前往同僚李顺俌的宅邸赴宴。席间一道金黄酥脆的烙饼让鲜于枢赞不绝口,那饼皮薄如蝉翼,入口即化,香气四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道看似普通的烙饼背后竟藏着惊人的秘密!原来它是由一口有着三千年历史的西周青铜器改制而成的铁锅烹制而成。性格豪放的鲜于枢当即起了学艺之心,趁着酒兴起身前往厨房,想向厨娘讨教这道美食的诀窍。
当他的目光落在灶台上那口造型奇特的平底锅时,顿时心头一震!这口锅的形制与寻常炊具大不相同,更令人震惊的是锅底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古老文字。作为元代首屈一指的金石学家,鲜于枢一眼就认出这些绝非普通刻痕,而是珍贵的西周金文——那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古老文字,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经过询问才知,这口锅原是李顺俌偶然所得的古物,因不识其价值,被家中厨娘将底部磨平改造成了炊具。鲜于枢既觉好笑又深感痛心,当即出资将其买下,使这件稀世珍宝免于沦为厨房用具的命运。
这件被鲜于枢慧眼识珠的西周重器,正是后世闻名遐迩的兮甲盘。据南宋古籍记载,此盘出土于一座西周古墓,盘内铸有133字铭文,详细记录了周宣王时期重臣兮甲(又名尹吉甫)随王征伐玁狁、管理南淮夷赋贡等重要史实。
兮甲其人堪称西周传奇,他不仅是辅佐周宣王的肱股之臣,更是《诗经》的主要编纂者之一,被后世尊为中华诗祖。而盘上铭文记载的南淮夷进贡丝织品等内容,更是中国最早关于丝绸之路的珍贵文献。
这件国宝在宋代曾是皇室珍藏,南宋末年因战乱流落民间,几经辗转竟被改造成炊具,直到被鲜于枢发现。此后数百年间,兮甲盘在收藏界享有盛誉,清末由著名收藏家陈介祺珍藏后再度失踪。
2017年杭州西泠印社春拍现场,一件起拍价1.2亿元的青铜器引发轰动。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2.1275亿元天价成交——这正是失踪多年的兮甲盘!更传奇的是,此盘2010年曾在美国一个小型拍卖会上出现,因无人识货,被一位华人收藏家以区区数百美元购得。七年间,其价值飙升数万倍,创造了文物拍卖史上的奇迹。
如今,这件历经三千年沧桑的国宝虽已回归,但新藏家始终未曾公开展示,为这件史上最贵平底锅更添神秘色彩。从宫廷重器到厨房炊具,从流落海外到天价回归,兮甲盘的传奇经历,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