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天通的背后:一场上古时期的思想大革命
迪丽瓦拉
2025-10-05 11:02:49
0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中国古人眼,“天”成为了古人信仰中的最高神

在最开始,天和万物背后的神灵一样,是古人自然崇拜体系中的一个普通的神灵。按照学者陈梦家的说法,天最初应该是一个农业神,因为天上会刮风下雨,所以天代表着自然天象,天神也就在古人眼里具有令风令雨的能力。而在农业部族中,能主宰风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因而在自然众神中具有了最高地位。

但到这里为止,天还只是一个宗教意义的概念,不具备哲学意义。

而随着人们信仰的演化,天成为了“天帝”、“上帝”,成为了至高的主宰。此后,天不再仅仅是一个自然神了,而具有了哲学上的超越的意义。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在日常的语言中,把天视为一个规律与秩序的主宰,我们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人自有天收”,就连我们发毒誓的时候,也要说一句,“若违此誓天打雷劈”。这些都是留存在我们日常语言习惯中的文化印记。

这里的天,或者我们带着亲切又崇敬的加一句尊称的“老天爷”,很显然不是简单对应的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也不仅仅是一个具有人格的天神,或者扩展一点,像很多现代学者所理解的“大自然”,抑或是某种规律与秩序。而是一个超然于我们人与万物的一种存在,是一种无限,甚至我们自己,也在这种超越的“天”中。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哲学,始终都没有脱离这个超越的“天”。

钱穆先生晚年有言: 中国文化过去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旨哉斯言!

而我们的天,又是怎样从普通的自然事物、自然神,演变成了超越的“天”的呢?这就必须要说到一个发生在巫术时代的重要事件——绝地天通。

关于“绝地天通”事件,主要的记载来自《尚书·吕刑》、《国语·楚语下》以及《山海经·大荒西经》。

说在五帝时代,“民神不杂”,人和神灵分得清清楚楚,秩序井然。但是,到了少皞氏衰败,九黎作乱后,出现了“民神杂糅”的情况,人和神混杂在一起,因为人神分不清楚,人也就渐渐地不敬神了,社会也就乱了。蚩尤之类从此开始杀戮无辜,肆意妄为,无法无天。针对这种情况,上帝颛顼于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发用威力,下令坚决打击惩处作乱的九黎苗民;另一方面,又下令颛顼的孙子重、黎二人和“绝地天通”,断绝人界与天界间的联系,人间的诸王各自负责治理整顿,重新恢复人间的正常秩序。

后来在尧舜的时代,三苗再次作乱,尧、舜就再度启用重和黎的后人,重申了绝地天通的命令,人神间的秩序重新恢复,一直持续到夏商以后。

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乍一听很容易让我们觉得它神神叨叨的。不禁要问,这个天地之间的通道是啥?是个天梯吗?上古时期真有这玩意儿?这是儿童睡前故事吗?

其实古人也替我们问了这个问题。春秋时期的楚昭王就因为听了“绝地天通”的故事,就问臣子观射父:您说重黎断绝了天地间的通道,那如果重黎没有绝地天通的话,那我们现在这些凡人就可以等上天了?

观射父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巫术变革的故事。

传说故事往往在很久远的流传中,改变、缺失了很多信息。比如前几年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关于“青岛下水道里至今留着德国人当初建造时用油纸包好的零配件”、“日本的饭馆里盘子要洗七遍”之类的流言,都是信息传播中莫名其妙变得荒诞不经的。我们古代的神话故事,流传时也被带上了很多神秘玄幻的因素,但是如果拨开这些玄幻的迷雾,我们可以窥见其中保留下的智慧。

上古时期,凡人当然不是可以随便上天入地的,而所谓的“上天与神交流”,经过前面一节的论述,我们也可以知道,其实就是指通过巫者施展巫术、跳大神,实现神灵的附身。

而之所以最初的时候“民神不杂”,是因为有专门的巫者来负责人神间的沟通,普通人不参与事神的活动,这就是民神异业。

而到了后来,就管不住百姓们随意跳大神了,家家户户都有人施展巫术,家家户户都有神灵附身,而且还随意祭祀,任意通天,这就是所谓的“民神杂糅”。那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每家每户都可以宣称自己得到了神的旨意,既然有神的旨意,那也就没必要遵从部落社会中的规则了。人人都可以沟通天神,那么人也就渐渐没有了对神的尊敬。而家家户户拿祭品祭祀大神,家里的自己用的东西也不够了。于是,经济危机附加管理危机,最终导向了社会的失序。

所以,才会有了绝地天通事件。

在严令之下,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被严肃处理,同时统治者也颁下禁令,禁止随意跳大神,平民不再可以和神直接沟通。从此之后,那个家家户户可以施展巫术的时代过去了,重、黎二人,一个负责沟通天,一个负责管理民,重新建立了人间的秩序。

这个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历史事件,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事件。它其实象征了中国古人的思想观念变化的过程。

绝地天通是重申天与地,或神与人之间的绝对分际,天与地不相通,其实寓意的是神在人外,不能与人同日而语,就此而言,天成为了是绝对的超越者。在过去,神还可以降临到某些巫术超群、具有特异功能的巫者身上,但在绝地天通之后,神灵降格附身已经被官方禁止。确切地说,天神不再降临到任何人身上。上帝只是要求司天的官员专心事神,也就是祭祀;而司地的官员专管民政,两边划得清清楚楚。

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若不加这样的明确与肯定的话,必然会导致神人不分,“天”也就不再有真正的超越性。

那么,为何如此?很显然,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古人已非常自觉地意识到了超越的意义和极端重要性。

古人意识到:我们人是有限的,我们身边的其他人也是有限的,我们所能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有限的。我们成为了人,创造了文明,看起来学会了很多过去不会的东西,但还有两样东西是我们仍然不会的——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在生老病死之类的很多事情面前,我们都始终无能为力。既然我们的能力如此有限,那我们也太悲哀了吧?

那么是否有一个无限的存在呢?

在这个问题面前,古人选择了相信。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所以我们选择去相信,相信存在着一个超越于普通自然物的东西,它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它既是承载,又是主宰。这个存在就是天,或者说上帝(殷人称为“帝”,周人称为“天”)。

而我们最初所说的“哲学突破”,就在此时发生了。古人开始尝试着在超越的领域寻找自己存在的根源和原因,而这,正是人类自我理解最重要的一环。

正是在这起被后世称为“绝地天通”的思想事件下,中国哲学史才算是真正开始了。

本文节选自范西园新作《诸子百家的黄金时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每当人们提起古代皇陵,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些坐落在风水宝地的宏伟建筑。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在选择...
原创 中... 从历史渊源来看,朝鲜半岛曾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鲜半岛深...
原创 高... 曹操:一代枭雄的崛起与曹魏政权的兴衰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雄主。他凭借过人的...
原创 三...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47岁还在村口看狗打架,54岁就带领同村的老光棍们问鼎天下。 刘邦从小吏成...
原创 努... 标题:多尔衮的抉择:一位摄政王的远见与清朝的百年基业 在浩瀚的历史画卷中,某些人物的抉择往往成为改...
原创 姬... 《周族崛起与姬昌的剪商战略:从岐山立国到三分天下》 古公亶父率领周族迁至岐山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原创 吕... 吕不韦与李斯:大秦王朝的两位奠基者 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与李斯都是与大秦王朝的建立密不可分的重量级...
原创 死... 以下是按照要求改写的文本,字数超过400字,增加了细节描述并保持了原文语义: 拉姆赞·卡德罗夫自2...
原创 中...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马匹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些优雅而强壮的生物不仅是人类最忠实的...
原创 历...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蒋介石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重要人物。他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涯和充满戏剧性的人...
“行走的课堂”再启程:感悟文物... “行走的课堂”再启程: 感悟文物里的抗战史诗 9月9日,天津图书馆报刊借阅部“行走的课堂”系列活动再...
宋高宗赵构真是昏君?不如说自私... 关于宋高宗赵构的历史评价,确实存在诸多争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赵构作为南宋开国皇帝,其执政表现需...
原创 十... 让我们通过影像与文字,共同走进一位伟人的生命历程。 每一张泛黄的照片背后,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
原创 夏...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无数民族如繁星般升起又陨落,但有一个古老部族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个部族的起源...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但... 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并设立西京长安的战略考量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政权时做出了重要的都城规划决策...
原创 单... 《三国演义》中关于第二猛将的深度解析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吕布作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早已成为共识...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变革的历史见证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是晚清时期货币体系中的重...
原创 1... 1952年,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位战功赫赫的传奇将领突然被解除了军职。他就是被誉为万岁军的...
原创 与...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但有些英雄的名字却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短暂绽放...
原创 关... 标题:关羽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揭秘六种历史谜团背后的真相 关羽,字云长,是蜀汉政权中威震华夏的传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