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汉宫差点变酒店?王室没钱时,这座宫殿差点挂牌出售
迪丽瓦拉
2025-10-05 18:31:56
0

文|卡卡

编辑|卡卡

《——【·前言·】——》

1834年,一场大火毁掉了议会大厦,一种声音响起:为何不用那座豪华却未完全投入使用的白金汉宫来当议会?

这个提案被拒,却在后来演变成一个传说: 白金汉宫被“差点卖掉”“改成酒店”。

从贵族府邸到“没人住的宫殿”

白金汉宫一开始并不属于英国王室,也不叫宫殿。它的前身叫白金汉府邸,是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下令修建的一座私人宅邸。

那时它只是一栋典型的贵族建筑,没有仪式,也没有国家象征意义。建筑风格庄重,庭院宽阔,地理位置靠近圣詹姆斯宫和海德公园, 离城市核心不远,是典型的伦敦贵族区标配。

1761年,乔治三世决定购买这座宅邸,花了21000英镑。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它立刻成为王宫。当时他只是为了给王后夏洛特提供一个更舒适、私密的住所。于是它有了一个新名字: 王后之家。王室开始将其作为育儿和私人活动的场所,但不是国政中心,也不对公众开放。

到了1820年代,乔治四世继位。他对奢华居所有着不同的要求。 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圣詹姆斯宫。他想要一个更符合“现代君主形象”的宫殿。他选中了这座“王后之家”,并决定对其进行彻底改造,目标是让它成为一座正式的王宫。

他任命了约翰·纳什担任首席建筑师。这是一个激进的决定。纳什以浪漫主义与宏大结构设计著称。 他提出的改造计划不仅扩大了原有建筑面积,还设计了三个新翼,从而把原本开放的庭院围合成一个巨型中庭。

他的设计融合了古典主义与当时流行的法式宫廷风格,正立面选用金色石材,窗户、石雕、大理石柱装饰毫不吝啬。 内部大量使用天花板壁画、水晶吊灯、手工木雕与大理石镶嵌。

但预算问题立刻成为焦点。初始预算15万英镑,很快被打破。工程不断追加,直到1829年,费用已远超议会原始审批的上限, 超过50万英镑。

财政审计介入,媒体开始批评。有议员指责“奢侈到无以复加”,有报纸形容这场改造是“对公共资金的极端滥用”。 那时英格兰尚未工业化完全,社会贫富分化激烈,王宫建设之风遭遇反弹在所难免。

1830年,乔治四世去世。白金汉宫仍未完工。他的继任者威廉四世对这座宫殿毫无兴趣。他更喜欢住在克拉伦斯宫,那是一座规模更小、风格低调的建筑。 他认为白金汉宫太大,过于冷清,不适合居住。

他没有搬进去。这座耗资巨大的“王宫”在他任内一直处于空置状态。内部装修工程一度停滞,宫殿缺乏必要的起居设施。 部分大厅尚未吊顶,部分房间没有铺设地板。厨房尚未安装炉灶,甚至连通往下水道的管道都还未铺设齐全。

与此同时,王室财政也出现吃紧。改造工程的剩余部分仍需资金支持,而议会并不乐意继续投入。宫殿既不能使用,也难以处置。它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 奢华未竟,功能未成。很多人开始质疑建它是否值得。有人认为应当将其封存,有人主张将其转作其他用途,甚至考虑作为国家艺术展馆或王室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没人想到把它变成酒店,也没人提出“挂牌出售”。但它作为王宫的地位,确实一度摇摆不定。

这时,突发事件打破了局面。

1834年大火与白金汉宫的意外提案

1834年10月16日,伦敦议会大厦发生火灾。

火势源自地下的烟囱和旧木结构,被焚毁的建筑包括下议院会议厅、上议院的部分场所。烈火持续了数小时。中世纪风格的石砖墙体在高温下坍塌,火焰吞没了大多数办公区与会议室。那一夜,王国的政治中枢几乎被夷为平地。

消息传遍全国。媒体哗然。议会系统陷入瘫痪,立法活动无法继续。最急迫的问题是: 议会要搬到哪里?

威廉四世这时候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提议。 他主动向内阁表示,愿意将尚未启用的白金汉宫交给议会使用,作为临时议会或未来永久议会大厦的候选场所。这是一个罕见举动。一个国王,愿意将自己的“王宫”,让渡给立法机构。这背后的潜台词耐人寻味——或许他确实不打算再住进去。

这个提案引起巨大争议。内阁和议会高层迅速展开讨论。一部分人赞同。他们认为,白金汉宫空间充足,结构雄伟,离市中心近,是天然的政治象征,也能体现国家权力的延续。

但反对声音更大。有人提出, 将“国王的宫殿”变为“议会的办公室”,会破坏王室的象征功能。也有人担心这会让民众产生误解——是不是王室准备永久搬出白金汉宫?是不是君主将退出伦敦?这些问题在当时的保守派圈层引发不安。

议会最终在1835年初正式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们选择临时使用圣詹姆斯宫的一部分房间,同时迅速推进新议会大厦的重建设计方案。

白金汉宫的“替代议会提案”从此成为一段被淡忘的历史插曲。但它确实发生过。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之后,这座被王室暂时放弃的宫殿,一度站在英国权力体系结构重构的风口浪尖。

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三年后,这座“没人想住”的宫殿会迎来新的女王。她将彻底改写它的命运。

现代维修的巨额合同与财政拉锯

宫殿内部管道漏水,屋顶铅板被水侵破坏,电线老化危险频发。这些问题在2010年代中期日益严重。2016年,政府拍板一个巨大的维修项目: 十年期合同,预算 £369百万,目标重修锅炉、管道、电线、暖气系统等基础设施,并延长宫殿“可用寿命”至少五十年。这个数字在议会掀起波澜。财政部必须决定一个资金来源,是一次性拨款,还是要把王室的年度拨款(Sovereign Grant)比例提高。

财政部选了后者。Sovereign Grant 从原来的比例(15%)提升到 25%,这额外的 10%用来专门“刷新”(reservicing)白金汉宫。 王室与国库共同评估风险,决定这个提升为期十年。

预算公开,议会审查,媒体关注。反对声音从来没停过。某些议员说“公帑应该优先用于学校或医院”,有人说“宫殿内部那些装饰豪华,却连暖气管道都烂掉,这么大的宫殿到底在干什么”。

在具体工程里,宫殿对外活动不能停。王室礼仪继续,国事访问继续,接待国外贵宾的宴会进行,花园聚会照办。 于是工程必须在运行状态下做维修,施工队穿插在官厅与私人房间之间,夜间作业,白天遮蔽物搭建。屋顶铅板更换,旧铅板被熔化后“沙铸”(sand cast)成新的铅板,降低浪费,新材料只占总材料的 20%。排水沟槽清理,管道更换,电梯、消防系统检修……没有停电,但访客被提醒“楼上有工程在做,请小心”。

王室办公区,私人秘书处、财务办公室都在宫中。办公间空调、电力系统维修需要暂时关闭某些区域。工作人员轮班调动,会议改在其他翼。游客夏天进宫殿参观国家厅室,仍有 19 间State Rooms对外开放。 19间国家厅室、52间王室与宾客卧室、188 席工作人员卧室、92个办公室和78个浴室,即使维修期间,也要保持最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皇室象征与当代角色定位

白金汉宫自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搬入后成为君主在伦敦的官方住所和国家礼仪中心。这种地位在现代并未动摇。宫殿里数百间豪华厅堂不是用来作秀摆设。这些厅堂、国家客厅、国宴厅、画廊、招待室、国家花园都在服务国家外交、礼仪、政府交往。

宫殿今日工作状态也很重:君主每周有与首相的例行会面;外国大使被按仪式在宫内接见;国家宴请、接待、授勋、Garden Parties、皇家聚会、国家庆典等活动安排密集。访客、来宾数量庞大。电影院虽在宫内,但主要作为功能空间;花园对公众开放之日、皇室活动开放日里大量人员聚集,安全管理、交通管控成为挑战。

白金汉宫同时是一个“办公场所”。私人秘书办公室、财政与管家处、外事接待办公室均设在宫中。很多工作不在“宫殿”的象征部分,而在幕后进行:准备国家活动文件、外交礼仪礼宾、国家礼物制作、宴会安排、礼服设计、艺术收藏管理、画廊策展、皇家马厩管理等。

宫殿还有旅游与公共开放功能。夏季某些国家厅室对公众开放,游客购票进入国家厅室参观那些曾经接待国事活动或皇家庆典使用的大厅。展馆与皇家画廊提供艺术收藏展示。在礼品商店与纪念品售货处,游客活动带来收入,也带来人潮与维护压力。

宫殿结构与职能重叠产生冲突。 象征功能需要奢华、庄重;维修需求却强调实用、安全与经济;办公区需要现代化技术设施;历史装饰与文物保护需要防止破坏。简而言之,白金汉宫今天不是静止的博物馆,而是活着的仪式与权力中心。

王室、政府、公众之间对宫殿用途定位存在张力。有人主张“王室应节省开支”“王宫功能过度奢华”“公共资金不应长期投入非必要部分”;也有人认为,“国家礼仪与象征地位有其价值”“王宫承载史迹、传统,应长期维持”“攻击王室的批评常常忽视它带来的旅游收入与软实力影响”。

当下, 白金汉宫继续作为王室行政总部与国家仪式中心。奏国歌、升国旗、官员接见、外交接待,所有这些大事依然在这栋建筑中进行。保持其工作状态与象征角色,成为政策核心与王室必须坚持的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发现秦代石刻 定名“尕日塘... ↑ 文物考古工作者于2023年7月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畔对尕日塘秦刻石进行现场考察时拍摄的该刻石遗迹...
元朝的短命,究竟是自己的问题,... 前言:元朝兴衰的历史谜题 元朝,这个曾经统治中国近百年、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为何最终走向...
原创 越...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越南地区曾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早在秦朝时期,这片土地就被纳入象...
原创 黄... 汉末三国名将黄忠,到底是老将军还是小年轻?两位黄忠是不是同一个人? 黄忠 前两天,淮下书生的粉丝群里...
武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 洛门寨城航拍图 洛门地处渭河与其重要支流大南河交汇处,地势平坦地形开阔。武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
晋文公一死,晋人就在崤山伏击秦... 公元前628年,一代雄主晋文公与世长辞,其子晋襄公姬讙继承大统。在举行国葬的庄严时刻,当送葬队伍缓缓...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上,火器的兴衰演变一直是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普遍观点认为明朝的火器技术相当先进,而...
原创 近... 近亲结婚的危害究竟有多严重?从日本裕仁天皇家族的悲惨遭遇中,我们就能窥见一斑。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实,...
原创 匈...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孙权麾下有三位主簿:一位被杀,... 在三国时期,主簿作为各级主官的重要助手,主要负责文书管理和行政事务,其职能相当于现代的高级秘书或行政...
朱元璋让众妃子殉葬,最终却留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颇具争议的评价:明朝没有明君,清朝也没有昏君。对于这个观点,...
青海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 2025年6月8日...
像胡杨一样扎根大漠的老兵精神是... 中国网9月15日讯(记者 高霈宁)9月13日,“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大型集中采访活动记者...
原创 许... 1947年初春时节,在解放战争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完成历史性合并,正...
原创 修... 秦始皇陵:一座尘封千年的地下迷宫 前言 在陕西骊山脚下,沉睡着一座令世人魂牵梦萦的地下宫殿——秦...
原创 长... 长白山作为满清王朝的发祥圣地,自清军入关后便受到统治者的特殊保护。这座巍峨的山脉不仅被赋予了神圣的地...
原创 长... 《——【·前言·】——》 长城横亘华夏大地,历经风霜雨雪两千多年,依然屹立不倒。 这座人类历史上规模...
原创 韩... 一块肥肉被三个饥饿的人分食,最终却谁都没能吃饱。历史舞台上,韩、赵、魏三家联手瓜分晋国,却未能融为一...
原创 孙... 1925年3月12日清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弥漫着凝重的气息。窗外初春的寒意尚未褪去,病榻上的孙中...
当“国宝帮”遇上“伪史论”:一... “国宝帮”与“西方伪史论”,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群体,在当今的网络场域中,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