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为何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在最末?
迪丽瓦拉
2025-10-05 22:04:10
0

关于秦琼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真相,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否定的。他们推断这位名将之所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末席,必定是因为他对李唐王朝而非李世民个人效忠。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推测实则与史实相悖。让我们深入剖析这段历史谜团。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秦琼作为秦王府的核心护军将领,其首要职责就是效忠李世民。这位以勇武著称的猛将若真怀有二心,以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用人智慧,断不会容他在身边担任要职。这个基本逻辑关系是我们理解这段历史的关键前提。

关于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证据,史籍中有明确记载。《旧唐书·太宗本纪》详细记录了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那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政变: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等心腹,其中秦叔宝(即秦琼)的名字赫然在列。更值得注意的是,《旧唐书·秦叔宝传》专门记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这直接证实了秦琼的参与。此外,《长孙顺德传》也提到他与秦琼共同清剿太子余党的事迹。新唐书的记载虽较简略,但同样确认了秦琼在事变后获得的封赏:左武卫大将军之职和七百户实封,这与程咬金获得的右武卫大将军职位相当。

既然史料确证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那么为何他在凌烟阁排名垫底?这需要我们从凌烟阁功臣的评选标准来理解。实际上,凌烟阁的排名与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并无直接关联。举例来说,位列第二的李孝恭、第四的魏征、第八的李靖都未参与政变,而许多实际参与者甚至未能入选凌烟阁。真正的评选标准是综合考量三个方面的功绩:协助平定天下、参与玄武门之变、贡献贞观之治。简言之,是对李唐王朝从开国到治国的全过程贡献。

关于排名依据,更准确的说法是以官职高低为准,而非单纯比较功劳大小。贞观十七年(643年)画像时,在世者按现任官职,已故者按追赠官职,并遵循死者为大的原则。当时长孙无忌任正一品司徒,自然位居榜首。而秦琼在638年去世时,追赠的徐州都督仅为正三品,这在二十四功臣中确实属于较低级别。

秦琼官职不高的原因与其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位身经百战的猛将曾自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玄武门之变后,他因多年征战积累的伤病长期卧病,无法像尉迟敬德等人那样继续建功立业。但李世民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爱将的功勋,不仅在秦琼去世后特令为其墓前立石人马以彰战功——这是独一无二的殊荣,更在五年后将其画像列入凌烟阁,以此缅怀这位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传奇将领。

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凌烟阁排名的背后,反映的是唐朝开国功臣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起伏。秦琼的故事尤其令人感慨:一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猛将,却因伤病过早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为大唐江山付出的热血与忠诚,永远铭刻在青史之中。这也提醒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以某个单一标准来衡量,而应该全面考察其生平事迹和历史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周瑜与陆逊军事能力对比!名将和... 《东吴双璧:周瑜与陆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命运探析》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东吴政权常常被夹在曹...
原创 为... 引言 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这首出自《木牛流马》的诗...
原创 追... 三国历史长卷中那些璀璨的谋士与武将群像,总是令后世读者心驰神往。当我们细数那些叱咤风云的武将时,蜀汉...
孙权,为何愿意把南郡直接借给刘... 在商业领域,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是:任何看似亏本的交易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丰厚的利益回报。 三国时期孙...
原创 汪... 2015年8月21日,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日子,汪东兴同志在北京与世长辞,走完了他跨越一个世纪的...
原创 在... 在盛唐时期,那些身披精铁铠甲、手持丈八长矛的武士们,是帝国最耀眼的荣光象征。他们驾驭着战马驰骋于辽阔...
原创 许... 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与蜀汉的五虎上将之间的单挑对决,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实力差距...
诸葛亮七擒孟获,蜀汉将亡之时,... 诸葛亮一生功勋卓著,其中平定南中、七擒孟获的战役堪称其军事生涯的经典之作。南中地区位于蜀汉西南边境,...
清朝嫡女封固伦公主,庶女封和硕... 皇帝的女儿,无论嫡庶,都封为公主,姐妹则封为长公主,姑姑封为大长公主。 这是古代王朝1000多年来不...
孙策到底有多无敌?如果不死,也... 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动荡年代,江东小霸王孙策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历史长空。这位年仅二十余岁就威震东南...
原创 魏... 1851 年的冬天,北京某官员书房里,一本蓝色封面的书被扔在角落,封皮上 “海国图志” 四个字蒙了层...
原创 战... 三国时期著名的襄樊之战中,关羽与庞德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至今仍为后世津津乐道。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令当...
诸葛亮早就说魏延有反骨,为何刘... 关于诸葛亮称魏延有反骨这一说法,经过历史考证可以确认完全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虚构情节。在《三国志》...
沉淀的历史,何以激发青春力量—... 商代的刻辞卜骨,西周时期的叔虞方鼎,元代的卵白釉印花“太禧”铭盘……走进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
孙权在权力面前,为什么永远比曹... 中国历史上能够成功登上皇帝宝座的情况,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种情况发生在中央政权崩溃...
原创 他... 在中国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各具特色的民族,他们如同五十六朵绚丽多彩的鲜花,共同绽放出...
朱元璋出身濠州,自诩淮右子弟,... 朱元璋在早年发布的讨伐元朝的檄文中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身:本为淮右布衣,为部下所推,起兵平乱。这里的布...
原创 野... 隋末乱世风云:李渊的崛起与大唐的诞生 前言 公元618年,隋王朝正走向崩溃的边缘。隋炀帝杨广不顾百姓...
唐朝的一件怪事:朝廷将领和贼寇... 公元887年,在唐末动荡的局势中,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率军在今河南开封一带彻底剿灭了黄巢起义军的最后残余...
正史中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样的,他... 魏延之死是中国三国历史上一场令人扼腕的悲剧,不仅标志着他个人军事生涯的黯然落幕,更成为蜀汉政权难以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