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嫡女封固伦公主,庶女封和硕公主,这两个封号有什么区别?
迪丽瓦拉
2025-10-06 01:03:00
0

皇帝的女儿,无论嫡庶,都封为公主,姐妹则封为长公主,姑姑封为大长公主。

这是古代王朝1000多年来不变的惯例。

一看公主的封号,就可以看出她和皇帝的辈分关系。

但无法从明面的封号和待遇上看出一个公主是嫡女还是庶女。

哪怕有些公主的待遇格外好,也是因为各种原因皇帝特别喜欢她,给她优待,而不是因为嫡庶之分。

清朝却是个例外。

清朝是少有的直接在封号上给公主分嫡庶的朝代。

清朝皇帝的嫡女封为固伦公主,庶女封为和硕公主。

这是为什么呢?

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在地位和待遇上又有什么不同?

01、嫡庶之分

清朝的嫡庶之分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关外的时候,都有点“嫡庶神教”的感觉了。

我们以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为例。

努尔哈赤共有16个儿子长大成人,其中8个是几任正妻生的嫡子。

这8个嫡子,无一例外,如果没能活到皇太极重新制定宗室爵位的时候,那也都能获得当时宗室的最高爵位“贝勒”。

如果活到了皇太极重新制定宗室爵位、以亲王为最高爵位之后,那就全都最终成为亲王。

并且他们全都担任过八旗旗主。

努尔哈赤的庶子就没这待遇了。

除了一个母亲地位比较高、军事能力也超强的阿巴泰积累了几十年战功才勉强成为郡王之外,其他人一辈子最高爵位也就是个镇国公。

镇国公仅仅是清朝宗室十二级宗室爵位的第五等,上边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而且每年俸禄仅有700两白银和700斛禄米。

相比之下,清朝亲王每年的俸禄是1万两银子和1万斛禄米。

有人甚至一辈子最高只是个第九等的镇国将军,每年最高俸禄最高410两银子和410斛禄米。

这当然不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嫡子正好全都是军事天下,庶子全都是军事庸才。

而是因为,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部落当中的联姻十分重要,嫡子往往是实力强大的部落联姻的妻子所生,而庶子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侍妾或者女仆所生。

所以,庶子从生下来就是不受重视的,得不到和嫡子同等的培养,没有统帅大军的机会,自然挣不到爵位。

相比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巨大差距,后金及清朝早年嫡女和庶女之间的差距要小得多。

例如我们翻看清朝史料,会发现某年新年,皇太极先后去给自己的几个姐姐拜年,行三跪九叩之礼。

嫡姐东果格格、莽古济格格和庶姐嫩哲格格都接受了皇太极的跪拜,嫩哲格格并未因为是庶出而不被皇太极当姐姐。

这大概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儿子们是要领兵作战的,是要用战功挣爵位的,是要进入后金决策层的。所以他们的出身尤其重要。

而女儿,无论是嫡女还是庶女,都是要联姻的,如果因为是庶出而不被当正经的女儿看,没有联姻资格的话,那只会少一个联姻的筹码。

当然,嫡女和庶女的差距比嫡子和庶子小,并不意味着没有差距。

毕竟哪怕同是联姻,把嫡女嫁过去,和把庶女嫁过去,重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显著的差别,体现在封号上。

在后金时期,无论嫡女还是庶女,都称“格格”。

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称帝并改国号为清,规定皇女和明朝一样封为公主。

但是皇太极也在公主称号上搞出了新创意。

在历史上的汉人王朝里,皇帝的女儿封为公主,姐妹封为长公主,姑姑封为大长公主,并无嫡庶之分。

嫡女和庶女或许因为受皇帝的喜爱程度不同而实际待遇不同,但起码名份上都是平起平坐的公主。

皇太极则搞出了新花样。

皇太极规定,清朝皇帝的嫡女封号是“固伦公主”,庶女的封号是“和硕公主”。

清朝是历史上少有的,给公主封号分嫡庶的朝代。

当然,少有,并不意味着没有。

根据元史记载,元朝的元成宗在看实录的时候对大臣说:忽都鲁迷失(人名)不是皇后的女儿,怎么能称为公主?

有人认为,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蒙古的嫡出公主和庶出公主封号也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元史用汉语写成,所以在现有文本上已经看不出差别。

如果这是真的,根据清朝和蒙古的密切程度,以及清朝早期很多封号和习惯都受蒙古影响,可以推测,没准清朝把公主封为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也是向元朝学来的。

02、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的区别

那么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除了封号上的区别,还有什么不同呢?

最明显的自然是地位上的区别。固伦公主的地位要比和硕公主高一级别。

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的封号都来自满语。

“固伦”在满语里的意思是天下、国家,“和硕”在满语里的意思是“一方”。

光从封号上看,固伦公主就比和硕公主要尊贵得多。

从品阶上看,清朝男性宗室的最高爵位是亲王,而固伦公主位比亲王。

和硕公主的品阶则相当于亲王世子。

这是清朝一个特殊时期的封号,理论上是亲王的继承人,品阶比亲王低,而比郡王高,但实际上在清朝历史上,真正受封为亲王世子的人数并不多。

不过,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虽然在品阶上位比亲王与亲王世子,俸禄上差距可就大了。

清朝亲王的俸禄是每年1万两银子、1万斛禄米,亲王世子则是6000两银子与6000斛禄米。

位比亲王的固伦公主,如果嫁在京城,则每年俸禄只有400两银子和400斛禄米。

嫁往蒙古外藩,则俸禄增加为1000两银子,不发禄米,改发3-30匹不等的缎布。

位比亲王世子的和硕公主,如果嫁在京城,则每年俸禄300两银子和300斛禄米。

如果嫁往蒙古外藩,那么俸禄增加到每年400两银子,加上相应的缎布。

当然有时候皇帝也会帮女儿“作弊”。

例如乾隆皇帝与孝贤皇后的女儿固伦和敬公主,虽然嫁给了蒙古驸马,按照下嫁外藩的资格领每年1000两银子的俸禄,却依然住在京城。

当然公主的额驸也是有俸禄的。

一般来说固伦公主的额驸是每年300两银子,和硕公主的俸禄是每年250两银子。

但不管怎么样,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夫妻加起来的最高俸禄,还是远远比不上理论上同品阶的亲王与往往世子。

此外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在朝服规格上也有区别,固伦公主比和硕公主穿得富丽堂皇。

固伦公主的朝冠,顶镂金三层,上面装饰有东珠10颗,每孔雀饰东珠7颗,珍珠39颗,石结饰东珠三,还要金黄色的垂绦。

和硕公主的朝冠,则只有顶镂金二层,装饰有东珠9颗,每孔雀饰东珠8颗。

不过在朝服本身上,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倒是相同的。

其他地方自然也是有一些区别的,但都是些细枝末节,本文就不赘述了。

03、凡事无绝对

虽说清朝的规定是皇帝的嫡女封为固伦公主,皇帝的庶女封为和硕公主,但实际执行起来,并没有这么死板。

例如努尔哈赤有8个亲生女儿。皇太极称帝之后,理所当然地把嫡长女东果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庶女封为和硕公主。

与此同时皇太极还把努尔哈赤养在宫中的一个侄女,也就是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的女儿,荪岱,也封为了和硕公主。

皇太极自己也抚养了一个侄孙女,也就是铁帽子王克勤郡王岳讬的女儿,也是封为和硕公主。

此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也都有养女封为和硕公主。

皇帝抱养宗室女并封为公主,似乎是清朝中前期一个不成文的传统。

这一来是为了施恩宗室,二来也是为了能有更多公主去联姻。

而封固伦公主,也不一定非得是皇后所生。例如皇太极时期比较特殊,崇德宫五妃都是“妻”,她们生的女儿都不能算是庶女,都是固伦公主。

后来清朝汉化,仅视皇后一人为妻,妃子所生的庶女依然有机会凭借皇帝的感情晋升固伦公主。

典型代表,就是康熙的第三女荣宪公主。

荣宪公主是荣妃马佳氏的女儿,19岁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的时候根据身份被封为荣宪公主。

荣宪公主本就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病倒的时候,荣宪公主又昼夜衣不解带,亲自照顾康熙。

于是康熙病愈之后,和硕荣宪公主破格晋升为固伦荣宪公主。

由于康熙的3人皇后都没有生过女儿,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生前唯一亲封的固伦公主。

她也是清朝第一个非嫡女而得封固伦公主的。

雍正登基之后,又一口气封了好几个固伦公主。

首先是顺治皇帝的养女端敏公主和康熙皇帝的养女纯禧公主。她们本都是和硕公主,雍正继位之后以这是自己的姑姑、长姐为由,晋升她们为固伦公主。

此外康熙共有20个亲生女儿,雍正继位的时候只有3个尚在人世了。其中一个就是康熙亲封的固伦荣宪公主。

雍正也把尚在人世的和硕恪靖公主晋升为固伦恪靖公主。

倒是和硕悫靖公主,或许是因为生母出身较低,或许是因为嫁给汉军旗人,或许是因为和雍正感情不好,她是康熙的女儿当中唯一一个活过了雍正却没能晋升固伦公主的。

乾隆皇帝更加任性。

乾隆三十五年,15岁的皇七女直接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下嫁超勇亲王策凌的孙子拉旺多尔济。

而她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令妃,当时只是皇贵妃。

后来乾隆又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十公主封为固伦和孝公主,而固伦和孝公主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

此后几乎清朝的每一个皇帝,都有非皇后所生的公主被破格封为固伦公主。

最夸张的是同治年间,慈安与慈禧两宫皇太后为了拉拢恭亲王,把恭亲王的长女册封为固伦荣寿公主。

此前清朝也有皇帝养女最终被封为固伦公主,但是固伦荣寿公主可是连养女的名号都没有的。

04、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虽然在清朝,理论上来说皇后所生嫡女被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妃子所生的庶女被封为和硕公主。

但实际执行并没有这么死板。

只要皇帝喜欢,别说是妃子所生了,哪怕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都能被封为固伦公主。

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与其说是嫡庶之分,不如说是清朝宗室女的两个最高爵位。

一般来说,皇后所生的嫡女地位最高,妃子生的次之,所以她们是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而其他宗室女各有对应爵位。

但只要皇帝喜欢,公主和宗室女同样可以“升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世纪末的沙俄帝国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革。这个疆域辽阔的欧亚帝国表面繁荣稳定,内部却隐藏着重重危机...
朱元璋去寺庙拜佛,问方丈朕要不... 回望那段尘封的历史长河,皇权柄如同铁铸的马蹄,以雷霆之势横扫九州大地,令天下苍生俯首称臣。在这风云际...
原创 慈... 慈禧口中那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至今下落成迷,它究竟在谁手上? 慈禧生前穷奢极欲,死后也躺在成堆的金银...
战国时的奇人鬼谷子,超凡绝尘,... 鬼谷子:先秦时期最富传奇色彩的隐世高人 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中,鬼谷子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位。这位...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势造英雄的规律屡见不鲜。明末之际,女真部落似乎确实获得了上天的眷顾,在开国领袖努尔...
原创 古... 以下是逐段改写后的文本,保持原意并提升可读性: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
原创 苏... 1946年2月,辽宁凤城笼罩在初春的寒意中。东北民主联军正在一座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内召开重要军事会议,...
东南亚惊现1.2万年前木乃伊,... 近日,科学家在东南亚有重大发现,找到了据信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木乃伊,可追溯至1.2万年前。此前,埃...
原创 颜... 三国演义中,颜良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的情节堪称经典,这一战果令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要知道在此之...
古代5大帝皇综合能力排行:唐太... 中华历史渊远流长,不仅英雄辈出,更是涌现出一位又一位构筑起伟大华夏人文的著名帝王。这些帝王有的身为屠...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漏掉一...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陈桥兵变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变革之一。这场发生在公元960年的军事政变,...
原创 余... 提起李德生这个名字,大多数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作为王近山麾下的得力战将,这位...
原创 中... 中国在经历14年艰苦抗战后,深刻认识到国家落后就会受欺负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北宋二十六年两次改革,反对范仲... 北宋时期,曾先后发生过两次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3...
西晋灭亡东吴战役全过程:顺风顺... 我们是否曾经深入思考过,为何曾经雄踞江南的东吴政权,最终会被西晋如此顺利地吞并?表面看来,这场统一战...
原创 这... 近日,列支敦士登玛丽·卡洛琳公主的婚礼引发全球关注,这场充满传统贵族气息的奢华庆典,让这个欧洲小国及...
原创 大...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称帝,至1644年...
原创 刘... 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逼自尽后,汉武帝才意识到他是冤枉的。 可是刘据已经死了,汉武帝对此毫...
水兵:碧霄一鹤乘风起——程韬光... 作者:水兵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一 一碗水放在那里不动,它自然就是平的——你非要端起来,那就需...
战国七雄之中,魏国疆域面积几乎...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烽火连天,各国间频繁交战,争夺霸权。 在这七雄之中,魏国的疆域面积几乎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