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2月,辽宁凤城笼罩在初春的寒意中。东北民主联军正在一座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内召开重要军事会议,与会人员神情专注地讨论着当前的战局。突然,会议室的大门被猛地推开,一队全副武装的苏军士兵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打破了会议的平静。
你们要干什么?正在主持会议的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东满军区司令员周保中立即站起身,用洪亮的声音质问道。他浓眉下的双眼炯炯有神,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一位苏军翻译快步上前,目光锐利地扫视会场,最后直指7纵司令员:他是土匪,还是张宗援发展的日本特务,我们要将他带走!这突如其来的指控如同一记惊雷,让整个会场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与会人员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这位纵队司令员,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司令员的警卫员反应迅速,一个箭步冲到前面,用身体挡在司令员与苏军之间。他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配枪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苏军士兵。会场的气氛顿时凝固,仿佛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周保中将军眉头紧锁,他深知这个指控的严重性。解放前的东北地区确实匪患严重,著名的东北王张作霖就是土匪出身,他的许多部下也都带着浓厚的绿林背景。而眼前这位被指控的纵队司令员姓万,曾经确实在张作霖麾下效力。
万司令员190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从小就对军事表现出浓厚兴趣。1925年,他考入东北军讲武堂学习军事理论。两年后,他又进入东北军陆军军士教导队第4期步兵科深造。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物——时任队长的少帅张学良。这段师生情谊让万司令员的军旅生涯走上了快车道。
毕业后,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张学良最信任的副官之一。1929年,张学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特意与他促膝长谈,将他送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九期继续深造。当时距离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已经过去一年。
张作霖的发迹史与日本人密不可分。正是依靠日本关东军的支持,张作霖才得以在东北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日本人不仅为他提供先进武器,还帮助训练军队。作为回报,张作霖允许日本人在东北修建铁路网,这为日后日本侵华埋下了祸根。
1925年冬,郭松龄率部反奉,张作霖的部队节节败退。危急关头,张作霖不得不再次向日本人求援。日本人趁机提出苛刻条件,在得到张作霖口头承诺后出兵相助,最终镇压了郭松龄叛乱。但当张作霖看到日本人的实际要求后,意识到这将使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于是断然反悔。这一决定直接导致了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
杀父之仇让张学良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但面对强大的关东军,他只能暗中积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良将心腹万副官送入讲武堂深造。1930年6月,万副官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张学良欣喜之余,特意赠予他怀表和指挥刀作为奖励。
此时东北已经易帜,张学良担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他将万副官提拔为中校团长,随同自己为蒋介石效力。1935年,东北沦陷已四年,但张学良的部队不仅没有抗日,反而被调往陕甘围剿红军。这种局面让张学良忧心忡忡,他深知继续这样下去,东北军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于是张学良开始秘密与红军接触,而万团长因其忠诚可靠,被选为联络官。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押,东北军陷入内乱。1937年2月,万团长被怀疑参与杀害王以哲军长而遭逮捕。直到七七事变爆发,他才得以重返部队抗日。
1941年,已升任旅长的万旅长因反对上司缪澄流再次被捕,蒋介石甚至下令秘密处决他。危急关头,万旅长成功越狱,投奔八路军。原来早在1938年,他就已秘密加入共产党。到1945年,他已成长为八路军将领,率部挺进东北。
1946年1月,万旅长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司令员。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若真是土匪或特务,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苏军的指控,周保中和吕正操立即站出来力保:他是不是土匪,我们最清楚。就算有事,也轮不到你们插手!
苏军最终悻悻离去,但调查随即展开。因为张宗援确实在山东发展了大量特务。这个日本浪人本名伊达顺之助,1925年与张宗昌结拜后改名张宗援。他在山东组建自治联军,策反了大量国共将领,包括八路军115师团长杨步仁等。
调查结果证明,苏军翻译才是真正的特务,企图陷害万毅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万毅将军成为我军炮兵事业的重要奠基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军衔最高的满族将军。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展现了革命年代的波诡云谲,也彰显了共产党人明察秋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