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此时国军上下都在纷纷逃亡。
然而,国民党少将郑蕴侠正在执行最后一项任务——将中统最后的机密文件全部烧掉!
当他透着火光慌张的走出大楼时,却只看到了最后一班飞机起飞的背影。
他双目无神,他望着远处不时响起轰鸣声的天际发呆——那在空中疾驰的飞机,已然成为了他这个败军之将最后的希望。
这位国军的特务已经知晓:自己被国民党遗弃了。
这位国军少将最后的结局怎么样了呢?
01 夺命狂逃
接连的两声轰鸣声之后,郑蕴侠麻木的点了根烟。
作为国军特务,他很清楚这爆炸声的来源,无非不就是还在重庆安好的两个机场,而这也意味着,此时自己唯一能够逃亡的机会,只剩下了成都的最后一个航班。
于是郑蕴侠坐上了车,连忙吩咐司机前往成都,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司机正是我党潜伏的地下人员,这位司机知道郑蕴侠想要逃跑之后,当机立断的将车撞到了墙壁之上。
然而作为特务的郑蕴侠第一时间发现了情况不对,立即弃车逃跑。
随后他一路步行艰辛的逃到了成都。
但此时的成都早已被解放,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不是被剿灭就是逃往了台湾,郑蕴侠在成都联系了总部失败之后,只得是再度计划逃亡,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到了,尚未被彻底剿灭的国民党第八军李弥的残部。
但在此之前,郑蕴侠必须准备好足够的盘缠,但凑巧的是,我党的卫兵恰好在郑蕴侠的活动处巡逻,于是鬼鬼祟祟倒卖银元的郑蕴侠就被我党给抓了起来。
不过长期作为特工的郑蕴侠早已经过了严密的训练,他将自己巧妙的伪装了起来骗过了盘查的卫兵,顺利的逃过一劫。
02 树林里生活
这次的遭遇让郑蕴侠心有余悸。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以野果和树叶为食,就在郑蕴侠对生活感到绝望之际,来自国军的上级间谍王某找到了郑蕴侠,他亲自将这位特务安排到了榨菜厂工作。
一年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榨菜厂也随之成为了重点监察的战略场所,眼见不妙的郑蕴侠提前逃跑,这次他逃到了务川附近当起了杂货商人。
在这里,郑蕴侠以刘正刚为化名,难得的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时光。
几年的时间过去,他不仅在当地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商人,还找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结了婚,甚至于在后来还成为了县城的一名会计。
然而,郑蕴侠绝对想不到,这段看起来甜蜜的记忆,竟会成为他的噩梦。
1957年,郑蕴侠算账的时候突然找不到钢笔帽了,在苦苦寻找无果之后,他微微叹气随后说了句不翼而飞。
这句话立即让旁边的负责人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在务川这种偏远的山区,大多数人连斗大的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可能还会懂得成语。
这个刘正刚一定不一般。
随后党中央经过详细的调查,再加以各种细节,基本断定了他作为特务郑蕴侠的身份,1958年,解放军正式收网,将这个潜伏了多年的特务抓捕归案。
03 审判以及之后的生活
“根据相关证据,依法判处郑蕴侠死刑。”面对极刑,郑蕴侠毫无意外,毕竟作为国军特务,他手上沾的鲜血已经太多了,如今下到地狱,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赎罪了。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终审判决居然驳回了死刑,将他改判成了十五年有期徒刑。
这件事让他感动的热泪盈眶,“我一定积极的改造!不辜负党给我的第二次机会!”
随后,在牢狱里的十五年光阴,郑蕴侠始终保持着非凡的热情。
后来小说家罗广斌为了创造《红岩》还多次跑到牢里找他聊天,而那段特务时光,在此刻已经成为了郑蕴侠索饶在心里的噩梦和愧疚。
1975年夏天,全国大特赦,郑蕴侠也在这一年被释放了出来。
在出狱之后,他用自己的学识当上了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作为特务时锻炼的察言观色的本领被他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延续,许多学生都喜欢听这个年过百半的老人讲课。
同时他还积极地奔走在两岸,为了祖国的统一而不懈的努力着,那些曾被国民党刻意掩埋的黑暗历史也被他大胆的揭露了出来。
晚年的时候,郑蕴侠总喜欢和当年一样,坐在门口,呆呆的望着远处水天一线的天空,偶尔飞过一两架飞机的时候,他总会露出些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种情况一直维续到了2009年,在这一年里,他身患重病,在床榻安静离世,至此,这位原属于国军的离奇特务,以教师和公民的身份安然谢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郑蕴侠
沈阳日报:最后被抓捕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