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臣偏不死!后汉皇帝刘承祐对托孤大臣下死手,郭威却没坐以待毙
迪丽瓦拉
2025-10-06 05:03:26
0

后汉小皇帝刘承祐,刚掌权就对托孤大臣下死手。明明是君要臣死的局面,郭威却没坐以待毙。这场博弈里,刘承祐为何急着斩尽杀绝?郭威又靠什么扭转必死局面?

后汉小皇帝刘承祐诛杀托孤大臣、最终逼反郭威的故事,把关键矛盾指向刘承祐的昏庸和猜忌,但换个角度想,这段历史里也有不少值得细聊的争议点。

或许有人会说,刘承祐才是皇帝,想给舅舅李业安排个宣徽使职位,杨邠等人再三反对,是不是有点以下犯上,没给皇帝留面子?

这种想法其实没搞懂宣徽使的关键作用。宣徽使不仅管皇帝的起居膳食,还负责传达诏令、协调政务,相当于皇帝和大臣之间的传声筒。

李业本身人品不行,又是靠外戚身份亲近皇帝,要是他当了宣徽使,很可能故意隔断大臣和皇帝的沟通,甚至假传诏。就像北宋王继恩那样,一个传旨环节就改了皇位传承。

杨邠他们反对,不是对皇帝,而是担心皇权被外戚操控,毕竟后汉刚建立没多久,稳定朝政比给皇帝留面子更重要。而且刘承祐当时已经常和佞臣玩乐,疏远外臣,再让李业掌权,朝政很可能彻底混乱,所以大臣们的反对其实是出于对政权稳定的考虑。

还有人可能会质疑,郭威最后反了,是不是本来就有野心?毕竟他手握兵权,刘承祐杀他的顾虑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但从细节来看,郭威一开始并没有反心。刘承祐派郭崇去杀他时,郭威没有直接反抗,反而用你可取我人头的话试探,最后靠道德感让郭崇倒向自己。要是真有野心,早就直接调兵反抗了。

而且王殷本来是为后汉出生入死的猛将,脸部中箭都继续战斗,这样的人都被皇帝猜忌要杀,郭威能不寒心吗?

刘承祐先是杀了杨邠、史弘肇辅政大臣,又紧接着要铲除郭威的武人集团,连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给,换谁都会觉得再不反抗就没命了。就算郭威有反心,也是刘承祐亲手逼出来的,所以郭威的反叛更多是自保,而非早有预谋。

也有人会觉得,李太后作为母亲和太后,在这件事里好像没起到什么好作用,要是她能坚决阻止刘承祐,是不是就不会有后续的乱子?其实李太后也有自己的无奈。

刘承祐想给李业宣徽使职位时,李太后有私心,还帮着儿子找大臣商量。她既是太后,也是李业的姐姐,难免会顾及娘家利益。但就算她当时阻止了,以刘承祐的性格,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刘承祐连母亲别和佞臣胡闹的劝告都不听,可见他已经听不进不同意见了。而且后汉的政治环境本就复杂,武将权力大,文官和外戚又互相牵扯,李太后就算想管,也未必有能力改变局面。

她的私心确实有错,但把所有责任推到她身上,也忽略了当时皇权不稳、各方势力博弈的大背景。

还有人可能会说,史弘肇作为武将,严刑峻法、重典害民,刘承祐杀他也不算冤,是不是对刘承祐的批评有点太绝对了?

确实,史弘肇的做法有问题,认他随随便便剥夺别人生命不对。但刘承祐杀史弘肇,根本不是因为他害民,而是因为他手握禁军,是自己掌权的障碍。

刘承祐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时,连理由都没好好说,直接在殿内埋伏甲士当场擒杀,手段太草率了。辅政大臣就算有过错,也该通过正常的朝堂程序处理,而不是用暗杀的方式。

而且杀了这三人后,刘承祐立刻就想铲除郭威,可见他的目的是清除所有碍手碍脚的人,而非整顿朝政。所以就算史弘肇有错,也不能掩盖刘承祐为了掌权滥杀大臣的本质。

这么一聊就能明白,后汉这场君臣冲突,不是简单的皇帝昏庸或大臣谋反就能概括的。刘承祐的猜忌和冲动是直接原因,但背后也有外戚干政、武将权力过大的制度问题。

郭威的反叛是自保,但也离不开他对人心的把控和当时武人集团的支持。这段历史也告诉我们,皇权和臣权的平衡有多重要。

皇帝要是只想唯我独尊,不顾朝政稳定;大臣要是只懂硬刚,不懂沟通;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让政权陷入混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这位历史人物竟是吕不韦的后代,他创造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更在关键时刻为诸葛亮争取了重要战机 在中...
隋朝的一位大将,率军消灭南陈,...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隋朝虽然国祚短暂,却涌现出诸多杰出将领。在武庙供奉的七十二位名将中,隋朝独占四...
原创 我... 蒙古高原上的现代国家:蒙古国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 在东亚广袤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被中俄两大国环抱的...
原创 “... 从表面来看,丢失荆州的主要责任似乎落在关羽身上。作为荆州地区的最高军事统帅,关羽肩负着守卫疆土的重任...
明朝有一副“懒”对联,上下联一... 大明王朝正值鼎盛时期,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在这个文风鼎盛的时代,文人雅士们不仅擅长吟诗作赋,还特别热...
原创 刘... 咱都知道,刘备手下有五虎大将,关羽和张飞那跟刘备的关系,铁得没话说,桃园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们从一...
原创 关... 关羽的傲视群雄与特殊态度 关羽向来以高傲著称,连马超、黄忠这样的猛将都入不了他的眼。但令人费解的是...
曹冲因称象成名,世人皆夸其聪明... 曹冲:天才少年的智慧与悲剧 前言 曹冲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神童,年仅六岁时,他就因巧妙称量大...
原创 从... 回到北京已经一周,我仍时常翻看在平壤拍的那些照片。美女导游扎起马尾嘟嘴的模样、商店售卖员清秀的面容、...
原创 奥... 奥地利:从海洋强国到内陆国的历史变迁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约8...
原创 招... 1952年深秋的一个清晨,北京西郊机场笼罩在薄雾中。刚刚从朝鲜前线归来的彭德怀元帅,带着军委工作组一...
原创 除... 前言: 在苏联的历史档案中,除了革命领袖列宁的遗体,还保存着另一颗神秘的头颅——它的主人是被称为“...
“唐侯”尧大墓在陶寺 陶寺遗址已经开展考古工作40多年了,陶寺“宫城”即陶寺小城平面呈纵长方形,方向315度,保存状况极差...
原创 孙... 文/孙佳玲 2025年非同寻常,既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原创 朝... 贞淑翁主:朝鲜王室的才女与贤妻 大家好,在之前的分享中,我为大家介绍了朝鲜宣祖最宠爱的妃子之一——...
太祖和高祖有何区别?为什么朱元... 在中国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长卷中,帝王庙号绝非简单的称谓符号,而是凝结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密码。这些...
曹操无意称帝,为何又要汉献帝加... 汉高祖刘邦曾留下非刘氏而称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著名训诫,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汉代政治格局的特殊性。要知道,...
原创 3... 164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关,开启了长达276年的统治。 彼时,满族八旗人口不过300万,却...
原创 这... 在15世纪初的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西洋,这一壮举从公元1...
原创 他... 1998年寒冬时节,湖北省咸安区民政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