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说法,认为清朝康熙朝廷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不过,是清朝做出让步的基础上。而清朝做出让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康熙朝廷来说,准噶尔蒙古的威胁,要远大于沙皇俄国。
1、康熙帝割让给沙俄数百万地盘?别扯淡
记得十多年前,网上有个段子声称清朝康熙帝割让给沙俄好几百万。这个说法的意思是,整个北亚——从乌拉尔山以东,一直到白令海;从北冰洋以南到外兴安岭以北的这片区域,是康熙帝割让给沙俄的。
当然,这个说法,我个人觉得,属于纯扯淡。
其实我个人觉得,历史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需要结合其他学科来进行分析。比如,古代史书记载隋朝隋炀帝在位时期,出现过“荧惑守心”,但是现代天文学证明,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因为不符合天体运行规律。
同样,学习历史如果对地理不了解,那也是容易吃亏的。其实我是文史作者的同时,也是一个投资者。有时候我觉得从赚钱的效应来看,地理学好的优势比历史学好要管用。比如搞物流的,搞投资置业的(比如厂房规划、房地产投资),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地理底蕴才能提升获利概率。
其实很多人对于地理概念是很真空的。
要知道,随着只是隔着一道外兴安岭,但是,两者的气候是不同的:因为外兴安岭以北需要直接面对来自北极的寒流,而外兴安岭的存在,将寒锋拦截了一下,所以导致岭南的气候相对比岭北暖和一些。但即便如此,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些年,黑龙江很多地区还是被叫做“北大荒”。
所以,外兴安岭以北的地区,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实在都没理由对这个区域有太深的兴趣。因此认为康熙帝把外兴安岭以北的地盘都割让给俄国的,这想法确实有些搞笑。因为即便是康熙帝想要主张这部分地区的统治权,在实际操作上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涉及到行政成本、物流问题乃至经济问题。
2、根本原因
当然,清朝在和沙俄谈判过程中,清廷确实做出了让步:比如本来贝加尔湖-额尔古纳河之间的蒙古部落是臣服清廷的。在和俄国谈判的过程中,这片土地被划入俄国——比如著名的尼布楚,其实就在现在的俄国境内。
康熙帝之所以愿意做出让步,根本原因在于准噶尔蒙古的威胁性实在太大了。
准噶尔蒙古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在明末建州女真在东北亚崛起的同时,准噶尔蒙古也对周边的蒙古部族进行了一番征服。当清廷消灭南明,铲除三藩等势力以后,准噶尔蒙古的扩张和清廷也产生了冲突:在清廷不断扩张的同时,准噶尔蒙古也压制住了哈萨克汗国,打退了对准噶尔蒙古不怀好意的俄国人。于是准噶尔蒙古开始面向清朝进行扩张。
准噶尔人和清朝的冲突有两点:
第一,康熙帝本身也是全蒙古的大汗。而准噶尔的汗王也想做全蒙古的大汗,所以准噶尔大汗和清朝皇帝的矛盾不可调和;
第二,准噶尔大汗也想学忽必烈那样,入主中原。
并且,当时准噶尔人的势力覆盖几乎整个西部中国+中亚大部分地区。如此大的体量,是很可能把清朝彻底赶下海的——注意,是赶下海,不是赶回长白山。
准噶尔的强悍,康熙帝未必不会因此联想到当年成吉思汗父子把金国皇帝赶下海的往事。而俄国的核心区域毕竟远在乌拉尔山以西。
所以对于康熙帝来说,自己不能两线开战,不能被沙俄消耗太大的精力。所以,康熙帝需要稳住俄国人,全力以赴对付准噶尔人。
这才是康熙帝愿意在《尼布楚条约》中做出让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