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历史记载可能并不准确。如果真如传言所说,那么西汉开国功臣杨喜的后代中应该诞生了六位帝王,而非仅仅两位。让我们来详细梳理这段历史脉络。
据史料记载,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自刎后,其遗体被刘邦麾下五位将领瓜分。其中杨喜因夺得项羽的一条腿而立功,被刘邦封为赤泉侯。这个家族后来确实显赫一时。
东汉时期著名的关西孔子杨震,就是杨喜的第八代孙。这位东汉名臣学识渊博,门下弟子众多,在经学方面造诣极深,被后人尊称为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等雅号,在历史上享有盛誉。
根据《北史》和《隋书》的记载,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自称是杨震的第十四世孙。那么隋朝究竟有多少位皇帝呢?通常人们只知道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两位,但实际上远不止于此。
公元618年三月,权臣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弑杀隋炀帝后,为掩人耳目,先拥立隋文帝第三子杨俊的长子杨浩为帝,改元天寿,史称天寿帝。与此同时,洛阳的王世充得知炀帝死讯后,立即拥立炀帝嫡孙杨侗即位,改元皇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杨侗是隋炀帝长子杨昭的次子。杨昭早在605年就被立为太子,但不幸在23岁时英年早逝,谥号元德太子。元德太子留下三个儿子:长子杨倓随炀帝在江都遇害;次子杨侗被王世充拥立;而远在长安的李渊则拥立了第三子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
更复杂的是,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也在江都之变中遇害。当时其王妃已有身孕,后来在北逃途中生下遗腹子杨政道。这个孩子被东突厥立为后隋帝。如此算来,杨喜的后人中确实出现了六位帝王。
然而,关于杨坚是杨喜后代的说法,史学界存在诸多质疑。首先,弘农杨氏的族谱中并未记载杨坚先祖的名字。其次,杨坚先祖杨元寿曾任北魏武川镇司马,而北魏统治者不太可能将此要职委以汉族士族。再者,对比《汉书》《后汉书》《晋书》等正史记载,杨震家族与杨坚家族的世系存在明显矛盾之处。例如杨震的曾祖与杨坚父亲同名杨忠,杨震的后人中也有与杨坚儿子同名的杨广杨俊。这些疑点都值得深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