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烽火润童心,房山这场“大思政课”让抗战精神“活”起来
迪丽瓦拉
2025-10-07 01:34:12
0

9月18日,“平西烽火 铁血丰碑”房山区抗战主题“大思政课”课程发布活动在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举行。

与会嘉宾、学生们参观了“平西抗日根据地斗争史巡回展”,泛黄的战地照片、斑驳的抗战文物,将平西儿女浴血奋战的岁月具象呈现,让“抗战”从课本文字变成可触摸的记忆。

活动现场,五大类课程展示发布成为焦点。

展播课程中,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李政恩、良乡三小刘施妤用童声讲述平西抗战小故事,稚嫩声音里满是对先辈的崇敬;随后思政课程展示中,北京十二中朗悦学校思政教师陈芳芳带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一课,结合平西本地抗战史实,让精神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贴生活;武警战士凌浩分享“九三阅兵”经历,诠释新时代军人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房山区委教育工委为凌浩、邹珂珂两位战士颁发“房山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聘任证书;最后平西抗日纪念馆介绍基地课程,分享“展览+体验+研学”的开发思路,让红色场馆成为思政教育的“露天课堂”。

当天,房山区抗战主题“大思政课”展播课程正式发布,标志着区内“校内思政课堂”与“校外实践课堂”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此次活动是房山区大中小学在“红色九月”主题宣传月和“全民国防”教育月系列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一环,接下来房山区将持续深化教育活动,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养分”,推动红色文化与国防教育更深层次融入育人实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代丽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改写版】 动荡年代的武林传奇 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武林中却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摘得朝...
秦始皇为何会偏爱一个50岁的寡... 秦始皇的故事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刻石记功业,群臣助长傲气。这位开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帝王,不仅在政...
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肯定朱... 明成化帝朱见深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作为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他在位初期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这位年...
原创 清... 清朝的爵位体系如同一座精密的金字塔,处处体现着等级分明的特点。其中镇国公、辅国公与外臣公爵之间的差异...
原创 濮... 【历史谜题:张辽为何在关键战役中袖手旁观?】 开篇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乱世,名将的每一次抉择都可能改写...
原创 孟... 孟子推销仁政的智慧故事 乱世中的理想主义者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不休: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崛起,秦孝公...
原创 清... 在古代社会,食盐可是个了不得的宝贝。那时候实行的是盐铁专营制度,朝廷把食盐买卖都牢牢抓在手里。要是有...
原创 “... 近日,新华社研究院发布《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智库报告,引发广泛关注。但也不...
原创 建... 汉末三国时期,哪位武将堪称天下第一?在建安三年之前,这个称号的归属颇有争议,吕布、张飞、关羽都是有力...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 北宋才子柳永的传奇人生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满腹经纶、文采斐然,却屡次在科举考...
原创 蜀...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汉。当时蜀汉大将姜维在剑阁关成功阻击了魏军主将钟会的主...
“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即将... 原标题:全国37家文博单位160件套宝贝齐聚盘龙城 “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即将启幕 9月19日...
原创 李... 李自成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英雄。这位出身贫寒的领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大抱负,成功推...
原创 金... 从人类文明诞生开始,最令人惊叹的就是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千百年来,无数动人的故事代代相传,除了口耳相...
原创 北... 1.宇文宪荣升上柱国,祸福难料 我叫宇文宪,字毗(pí)贺突。 伐齐失败,班师回朝。 那一路上的气氛...
星占数术︱昆仑山天柱说与秦始皇... 按:这是一个历史学者用星占数术破除迷信的小系列。 昆仑山为“天柱”之说,渊源于战国秦汉之际的天文观测...
靖康之变:第二次汴京保卫战为何... 以下是逐段改写的版本,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述,提升了可读性: ---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
刘邦曾承诺韩信五不杀,最后吕后... 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又暗藏锋芒的微妙关系。在这种复杂的政治氛围中,一代名将...
原创 琼... 在1927年至1950年这23年间,琼崖纵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他们长期处于孤立无援、与...
东西问|陈爱峰:新疆吐峪沟石窟...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7日电 题:新疆吐峪沟石窟,古文明交汇见证 ——专访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