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常常会回望历史上那些残酷的战争,也目睹过其他国家战乱带来的苦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真实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血腥杀戮和无数家庭的破碎。从古至今,对和平的向往始终是人们最强烈的愿望。
其实,除了保卫国家领土这种不可避免的战争外,很多战争都是可以避免的。当一个国家发展良好且没有外来威胁时,人们更愿意维持和平,而不是让国家陷入战乱。列支敦士登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个国家曾被迫卷入大国纷争,不得不参与战争。但这场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双方都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打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战役。最有趣的是,列支敦士登派出的80名士兵不仅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还多带了一个人回国。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袖珍小国。截至2017年,全国人口不足4万,国土面积仅160平方公里,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欧洲中部地区。这个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奥地利维也纳伯爵,他在1719年将两个庄园合并,被罗马皇帝查理六世册封为列支敦士登大公国。
和其他国家一样,列支敦士登也经历过动荡时期。在欧洲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曾被迫加入莱茵联盟。直到1806年,经过艰难斗争才获得主权,并在1866年实现完全独立。这段历史让列支敦士登人民更加珍视和平,专注于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由于国土狭小、资源有限,列支敦士登想出了一个独特的营销策略:出租整个国家!他们推出当一天国王的项目,每晚租金高达4万英镑(约42.5万人民币)。这个创意吸引了许多富豪前来体验当国王的感觉,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凭借中立的外交政策和灵活的外交手段,列支敦士登成功避免了卷入大国纷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国家就像乱世中的世外桃源,人民过着平静安宁的日子。
然而,19世纪欧洲局势动荡,列支敦士登被迫卷入战争。当时奥地利和普鲁士爆发冲突,夹在中间的列支敦士登不得不选择站队。经过慎重考虑,他们选择了实力更强的奥地利作为盟友。
由于军队规模极小(只有80人),且缺乏训练,列支敦士登的支援更多是象征性的。幸运的是,奥地利也只需要他们的政治表态,并不指望这些士兵能有什么实际贡献。
在战场上,列支敦士登士兵遇到了同样不想打仗的意大利军队。双方心照不宣地划水作战,躲在后方抽烟喝酒,偶尔朝天开枪装装样子。就这样,他们平安度过了整个战争。
战争结束后,列支敦士登军队清点人数时发现,出发时的80人变成了81人。原来多出的一位是走散的奥地利联络官。这个增员不减员的结局,为这场荒诞的战争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最明智的选择不是盲目参战,而是用智慧保全自己。列支敦士登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小国智慧,在乱世中守护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