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流星:霍去病与汉匈战争的终章(9)
漠北决战之后,曾经叱咤草原的匈奴帝国遭受重创。伊稚斜单于望着日渐衰落的部族,心中充满不甘。这位曾经野心勃勃的统治者,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从强国之列跌落。五年后,他在漠北草原郁郁而终,至死都未能重返魂牵梦萦的漠南故地。
继位的乌维单于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帝国:二十万精锐骑兵折损,近十万部众归降汉朝,数百万牲畜损失殆尽。曾经辽阔的疆域缩水过半,左、右贤王部几乎全军覆没。匈奴人终于意识到:再战必亡,唯有退守漠北才能保全血脉。
汉朝虽胜,代价同样惨重。数万将士埋骨沙场,十四万战马仅存三万,军费开支更是天文数字。由于战线过长,大量战利品不得不遗弃荒野。此战过后,汉朝国库空虚,战马匮乏,再也无力组织如此规模的远征。这给了匈奴喘息之机,此后十余年,汉匈之间再无大战。
武帝论功行赏,犒赏三军花费五十万金。霍去病获封五千八百户,其部将亦得厚赏。但奇怪的是,同样战功赫赫的卫青却未获加封,其部将也无一受赏。更耐人寻味的是,武帝同时授予卫青、霍去病大司马尊号,使二人地位与丞相相当,共掌朝政。从此,这对舅甥并立于权力之巅。
朝中风向骤变。昔日巴结卫青的官员纷纷转投霍去病门下,唯长史任安不为所动。面对世态炎凉,历经沧桑的卫青却泰然处之。这位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人物,早已看透官场浮沉,反而享受起这份清净。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广之子李敢始终认定父亲之死与卫青有关,竟在冲动之下行刺卫青。虽然只造成轻伤,但此事最终传到霍去病耳中。这位年轻气盛的将军在随武帝狩猎时,竟当众射杀李敢。武帝为平息舆论,只得宣称李敢是被鹿角所伤致死。
卫青得知后痛心不已,他一面训斥外甥的鲁莽,一面尽力弥补:将李敢子女安置在太子府,又提拔李广之孙李陵为官。这位宽厚的长者,始终在化解两家的世仇。
【历史注解】
1. 汉匈战争耗费惊人:八年间军费高达六百亿钱,相当于全国十余年财政收入。
2. 期门郎制度:汉武帝创立的精锐禁军,平时随驾狩猎,战时出征作战。
(这段历史启示我们:权力更迭中的世态炎凉,英雄落幕时的人情冷暖,以及战争荣耀背后的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