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之战:如果换成关羽诱敌会怎样?
在博望坡之战中,诸葛亮派赵云引诱夏侯惇进入埋伏圈,最终用火攻大败曹军。但如果换成关羽去执行诱敌任务,结果会如何呢?其实同样能成功,甚至还能带来额外的好处。
诸葛亮之所以没选关羽,是因为关羽性格高傲,不服管束,尤其对初来乍到的诸葛亮不太信服,担心他不按计划行事。那么,如果真让关羽去诱敌,场面会是什么样呢?
首先,以刘备当时的兵力,诸葛亮不可能给关羽太多人马去正面迎战夏侯惇,所以关羽注定无法靠硬拼取胜。然而,以关羽的性格,他很可能一上阵就想单挑夏侯惇,试图一刀斩将,再趁势击溃曹军。可惜,战场胜负从来不是靠个人武艺决定的。
比如,当年纪灵率数万大军攻打小沛,论单打独斗,他连张飞都打不过,更别提关羽和张飞联手了。但刘备很清楚,光靠关张二人无法抵挡数万大军,所以请吕布出面,用“辕门射戟”化解了危机。同样的道理,夏侯惇身边还有于禁、李典两员大将助阵,关羽再勇猛,也难以以一敌众。
双方交手二十回合后,于禁、李典必然指挥大军冲锋,关羽寡不敌众,只能败退。这样的败退比赵云的诈败更真实,反而不会让夏侯惇起疑。
吃了败仗的关羽冷静下来,心想:“军师给我的任务是诱敌,何必逞强?虽然败了,但并非武艺不济,不算丢人。如果我把夏侯惇引入埋伏圈,诸葛亮还不能取胜,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于是,他开始认真执行诱敌计划。
夏侯惇击败关羽后,信心大增,心想:“连刘备麾下第一猛将都败在我手里,其他人更不足为惧!”李典、于禁也不再怀疑有诈,三人率军紧追不舍,最终被关羽成功引入博望坡。
接下来,诸葛亮施展火攻,夏侯惇的十万大军在熊熊烈火中灰飞烟灭。关羽亲眼目睹诸葛亮的计策如此惊人,而自己苦战半日仍不得不败退,内心对这位军师产生了敬佩,原本高傲的性格也有所收敛。这对关羽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