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的创业与守业之路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乞丐,到最终登上皇位,朱元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亲手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这段艰辛的历程让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然而,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朱元璋深知创业的艰辛,因此对朱家江山的未来充满忧虑。他曾向谋士刘伯温询问朱家能否长久统治,而刘伯温的回答暗藏玄机,最终竟一一应验。
铁血手段,只为江山稳固
朱元璋出身贫寒,经历过无数磨难,因此对权力充满警惕。为了确保朱家江山不被他人染指,他不惜对昔日功臣痛下杀手,甚至废除丞相制度,彻底杜绝权臣干政的可能。这些举动让他背负了心狠手辣的名声,但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安稳继承皇位,永享富贵。
刘伯温的预言:天意难测
尽管朱元璋为后代铺平了道路,但他仍不放心。他知道刘伯温精通天文术数,能预知未来,于是直接问道:朱家的江山能长久吗?未来会如何?刘伯温深知这个问题极为敏感,说真话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说谎又犯欺君之罪。权衡再三,他委婉回答:天下兴衰自有天定,陛下子孙绵延万代,何必多问?上天自有安排。这番话既未明言明朝会灭亡,也未刻意讨好,而是暗示王朝更迭乃天命,非人力可改。
万子万孙的深意
刘伯温的万子万孙看似吉祥话,实则暗藏玄机。万指万历皇帝朱翊钧,万子是其子朱常洛,万孙则是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也就是说,明朝的统治将在万历这一脉终结。朱元璋并未完全理解,继续追问:天下非一家独有,能者居之,你但说无妨。刘伯温无奈,又补充道:文星高供日防西。朱元璋以为是指西北边患,自信地说都城固若金汤,无需担忧。刘伯温意味深长地反问:难道不怕燕子飞进来?
预言成真:燕王夺位
刘伯温的燕子暗指燕王朱棣(燕即其封号,西拆解为四,指朱元璋第四子)。后来,朱棣果然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侄子朱允炆,自立为帝。这一结局印证了刘伯温的预言:即便自家人也会争夺皇位,更何况外人?朱元璋的江山,终究未能如他所愿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