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历史之下的墨家
迪丽瓦拉
2025-10-07 16:32:20
0

摘要:本文梳理了墨家思想及其性质,并提出墨家组织及农家组织是西周末年井田制崩溃背景下私田小农寻求互助抗灾欲望下,民间组织早期阶段的高级形态。认为汉朝建立后纷纷出现的民间组织乃是承袭前代经验。后世唐宋,明清,历代王朝兴衰均受农民及此类基层组织的决定性影响。墨家组织是此类组织的一支,墨家明面上消亡以后,潜伏在历史之下,逐渐拆解化作骨血,影响继续留存于中国的劳动者之间。

天志是墨家思想的最终解,兼爱非攻是实质解。墨家思想的一切其他内容依附于天志而存在。但他们的宗教性并不强,只重现世利益,不考虑来世,不造偶像,要求节俭,否认有固定的命运,所以天志明鬼只是被拉来的一个最终裁判,使得墨家思想相互圆融,自成体系。

同时认为人不能依靠自己的感受来认定自己做的是不是符合天志,应该得到上天的福报。所以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以三表法为法仪,符合三表法的,才是符合天志的,墨家十论都是依三表法而来。所以“天”是一个理性神。

墨家与侠又有根本的不同,当然他们精神上仍有相似之处。侠是行私义的流寇,墨家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行(至少他们认为的)公义。吕氏春秋有记载: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严禁依自己喜好杀人伤人。

墨子在论述中大量强调上天鬼神的惩戒力量,不重福祉重惩戒,是强调纪律,是组织性的体现。

如此可得,墨家是一个民间的小生产者自发的纪律严格的组织。前人已经有许多论述,认为墨家思想和行为与后世的民间秘密结社群体类似。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生产力薄弱的小农经济抗灾害能力比较脆弱,民间常常需要组织一些集体来发挥力量。建国后很长时间里的土地政策就是这种组织的高级形态。

而西周的灭亡在经济基础上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导致了井田制的崩坏。井田制是在贵族的指挥下群体耕田的,井田制崩坏之后拥有了私田的农民天然有一种建立群体互助组织的需求。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想知,从春秋早期开始拥有了私田的农民可能同时就开始进行一些建立组织的尝试了。而墨家,一个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出现的民间自发出现的强调互助,纪律严明的组织,是这些尝试的阶段成熟形态。墨子还为其建立了较为精密的哲学体系,希望把这种模式推广。

与墨家相近的农家,据孟子中的记载,农家许行“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可见他们有一致的类似服饰,从事相同的事业,生活比较艰苦,可能也有一定的组织。许行提倡“市贾不贰”,就是说不同劳动者以同样的标准以物易物,以图生活。像是一种生产者互助的推广版。

汉代有一种民间组织叫做“单”。比较著名的文物是《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单”这种组织不多见于文字记载,但根据出土文物,这种组织在汉代大量出现,可能是一些私人性质的组织。汉代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单”、里、社等,都是一种管理民间小生产者的单位。详见《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 俞伟超,《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一文认为在战国时已有类似组织的记载。

《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记载村民共同出钱购置田地,且有不同职位负责不同事务。“共以容田借与,得收田上毛物谷实自给。”

东汉末年《刘熊碑》写:造设门更,富者不独逸乐,贫者不独口口,口顺四时,积和感略,岁为丰穰,赋税不烦。

《鲁阳都乡正卫弹碑》:轻赋节敛,调贫抑富,结单言府,斑董科例……自是之后,黎民用宁。吏无荷扰之烦。野无愁痛之口,口因民所利。斯所谓惠康之荣口,景均之口口口也。政之口口于是乎成,役之艰苦于是口口。

《鲁阳都乡正卫弹碑》:国服为息,本存子衍,上供正卫,下给更贱。

可见其宗旨思想和墨家非常相似。是井田制逐渐瓦解后的又一类小生产者组织。

墨家思想同汉代农民起义及《太平经》亦有关系。

道教吸取墨家相关的巫术方技之类自不必提。而据今本《太平经》:

“天无私祜,祜之有信。”

“天之照人,与镜无异。”

“天者,乃道之真,道之纲,道之信,道之所,因缘而行也。”

“人民相爱,万物各得其所,自有天法常格在不匿。”

“考天地阴阳万物,上下相爱相治,立功成名,使心治一家,使人不复相憎恶,常乐合心同志。”

“是故天之为象法也,乃尊无上,反卑无下,大无外,反小无内,包养万二千物,善恶大小,皆利祐之,授以元气而生之,终之不害伤也。故能为天,最称神也,最名无上之君也。”

其以天为至尊,天爱诸民,人应法效于天,故应当人民亲爱,这条独特思路比较明显是承袭自墨家。当然,墨家这一思想再往前可能是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不过老子的“天”是没有意识和情感的。

今本《太平经》的社会目标:“调和平均,使各从其愿,不夺其所安”“周穷救济、以强助弱”“立致太平,延年不疑”“天下皆善”,显然与墨家相近。

它的“承负报应”思想,大约就是善恶报应,这种警戒思想,在本土思想中,则是墨家最突出。

今本《太平经》中所述的思想是偏向平民的改良派思想,不符合黄巾起义意图改朝换代的思想。在《太平道裂:黄巾之变的内在理路》中,研究者认为《太平经》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是一个太平经系。黄巾张角一派的太平道是倾向革命的,张鲁五斗米道一派是倾向改良的。张鲁一系维护刘姓汉室,主木德,有木生火辅佐炎汉之意,以青苍之色为代表。张角一系主张推翻刘姓汉室,推崇土德,尚黄,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西汉末年的《包元太平经》有改朝换代的思想。“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认为应改尊火德(汉武帝后汉朝尊土德),尚赤,故称赤精子。我注意到,后来西汉末年起义军“赤眉军”既以赤为号。东汉刘秀也改尊火德。

这种天命更替思想最早似出自周人,墨家承袭完善,阴阳五行家再承之。

论者时常指出农民起义总是和宗教紧密相关,但宗教毕竟只是表皮,农民起义可以没有宗教,但却必然需要管理乡民的里吏乡长。张信通的《里吏与秦汉兴亡》一文指出,不唯刘邦集团,秦汉之际的农民起义总是有县乡层级的里吏参与领导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备用错2位铁杆兄弟,看错1位... 【改写版】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麾下聚集了大量谋士和猛将,却始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最...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的真正奠基者:被历史遗忘的冯云山 说起太平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天王洪秀全。但要说洪秀...
曹操号称“薄葬”到底有多薄?自... 曹操高陵新发现:北宋守陵户与薄葬之谜 最新考古研究显示,在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西侧发现了一处宋元时期的建...
原创 卫... 【改写版】 在军事史上,西汉王朝最杰出的三位将领当属卫青、霍去病和韩信。其中霍去病的战绩最为传奇—...
明朝地方官员品级与现今地方行政...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原创 梁... 【历史名将大比拼:梁山五虎与蜀汉五虎的差距究竟在哪?】 说起中国古代的猛将组合,梁山五虎将和蜀汉...
原创 朱... 朱元璋的反腐铁律:贪污60两银子就掉脑袋,这笔钱在今天值多少? 提起古代反腐力度最大的皇帝,朱元璋...
原创 邓... 邓禹:从天才统帅到西征败将的警示录 (一)少年得志的军事奇才 东汉开国名将邓禹堪称天之骄子,年仅...
为什么秦始皇的墓不能开启?到底... 秦始皇陵不能开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机关暗器风险高: 强弩暗箭:史料记载与推测表明其中可能设...
原创 “... 前言 在开始讲述台儿庄大捷的故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我们。您的关注不仅能方便随时参与讨论,还能与更...
刘表有3员大将:曹孙刘各抢一位... 前言 在中国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豪杰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荆州牧刘表麾下三...
原创 日...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炎黄传说、尧舜禅让,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再到唐太宗的...
原创 末... 1931年8月,末代皇妃文绣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这位勇敢的女子向天津地方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成...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一定要杀铁铉... 关于明成祖朱棣处死铁铉的深层原因分析 许多人认为朱棣处死铁铉仅仅是因为在济南之战中结下的私怨,这种...
云冈石窟是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 羊城晚报记者 梁喻 曾育文 刘畅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唯,实习生邝思羽、陈思彤报道:9...
文明创造疾病,疾病塑造文明 从疾病观察人类历史的著作,前有威廉·麦克尼尔在1976年出版于美国的《瘟疫与人》,后有弗兰克·M.斯...
原创 地... 周原,不是小说设定,而是真实存在的地名。 从1934年到2020年代,考古人一代代追着“西周第一都”...
原创 太... 明熹宗朱由校去世后,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了皇位,成为崇祯皇帝。这位新君登基不久,就下令处死了权倾朝野的...
原创 原... 【历史趣谈】秦始皇子女的姓氏之谜:为何扶苏、胡亥不姓嬴? 关于秦始皇嬴政的子女姓氏问题,一直让很多人...
“复刻”父辈的重逢,把“祭”忆... 1995年,罗瑾(左)和吴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重逢。 2025年,罗瑾之女罗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