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初冬的一个上午,西南局建委常务副主任程子华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窗外寒风呼啸,室内暖气氤氲。他突然放下手中的钢笔,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随即按响了桌上的电铃。秘书闻声推门而入,程子华直截了当地问:我要的汇报材料都整理好了吗?
原来,程子华正准备去向建委第三副主任汇报工作。这个安排让秘书面露难色,他迟疑片刻后忍不住说道:程主任,您是第一副主任,按理说应该是他来向您汇报工作才对......
这位需要程子华亲自汇报的下级不是别人,正是开国元帅彭德怀。作为西南局大三线建委的第一副主任,程子华本应是彭德怀的上级。这段特殊的人事安排,还要从1959年的庐山会议说起。
1959年庐山会议上,性格耿直的彭德怀因直言进谏而遭到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这位战功赫赫的元帅一夜之间从云端跌落,许多昔日战友都对他避而远之。此后六年,彭德怀隐居在北京西郊的吴家花园,每日种菜养鸡,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然而,戎马半生的彭德怀始终无法适应这种闲居生活。他多次致信毛主席,恳请重返工作岗位。1965年,中央终于安排他出任西南局大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当时主持大三线工作的正是程子华,从组织关系上说,彭德怀确实成了他的下属。
虽然职务只是副职,但彭德怀仍然欣然接受。对他而言,能够重新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比什么都重要。不过从军事统帅到地方建设,这位老帅需要重新学习适应。程子华深知彭老总的资历和威望,始终对他保持敬重。
在得知彭德怀即将到任后,程子华立即让秘书准备详细的工作汇报。考虑到彭德怀的特殊身份和贡献,他决定亲自登门汇报。当秘书对此表示不解时,程子华神情严肃地说:他什么时候成我下级了?彭老总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帅!我不但要亲自汇报,还要按最高规格来准备。
程子华之所以如此敬重彭德怀,不仅因为对方的元帅身份,更源于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早在1929年大冶兵暴时,程子华就与彭德怀结下不解之缘。在随后的长征岁月里,作为红三军团总指挥的彭德怀与程子华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到任不久,程子华特意为彭德怀举行欢迎会,并邀请他登上主席台听取工作汇报。彭德怀也不负众望,不顾年事已高,仅休息一天就深入建设一线考察。在乌斯河隧道工地,他冒雨慰问施工官兵;在铁路施工现场,他与工人一起推车运石。虽然在大三线工作时间不长,但彭德怀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