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的一首“马屁诗”,仅有28个字,竟夸出了千言万语的效果!
迪丽瓦拉
2025-10-07 22:32:01
0

清朝末年,著名诗人龚自珍曾写过一首出人意料的应酬诗。这首诗原本只是为答谢一位知县的盛情款待,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令人称奇的是,这首看似充满溢美之词的作品,最终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起龚自珍,这位晚清文坛的璀璨明星,至今仍被无数读者铭记。许多人在学生时代就通过语文课本接触过他的诗作,特别是那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千古名句,更是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诗人的人生经历同样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龚自珍出身于一个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这个家族不仅以诗书传家,更拥有当时首屈一指的藏书楼。他的祖父是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年少得志,进士及第后仕途顺遂,曾先后在内阁和军机处担任要职。祖父的两位兄弟也都是学富五车的官员。龚自珍的父亲同样学识渊博,考取进士后历任内阁中书、知府、按察使等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母亲段驯也是位才女,留下不少文学作品。而他的外祖父段玉裁,更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在这样的家学渊源下,龚自珍本应继承两大家族的文脉,成为一代文豪。

在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下,龚自珍自幼就对自己严格要求。从咿呀学语开始,母亲就悉心教导,而他也不负众望,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天赋。家中丰富的藏书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每天他都要研读上万字的典籍。在这种熏陶下,他四岁就能识字,六岁开始读经史,八岁涉猎四书,十二岁已能作诗写赋。在家族长辈的共同培养下,龚自珍不仅精通传统典籍,还广泛涉猎医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冷门学科。

十三岁时,龚自珍就以一篇《辩知觉》惊艳文坛,其独到见解让不少人误以为是外祖父代笔。两年后,他出版个人诗集,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然而,这位文学天才的仕途却充满坎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书香世家的子弟,竟在乡试中屡战屡败。十八岁首次应试便名落孙山,三年后再战依然失利,期间还遭遇丧妻之痛。在护送妻子灵柩返乡途中,他写下的悼亡诗作引发文坛热议。祸不单行,不久后他最敬爱的祖父也撒手人寰。

但龚自珍并未被击垮。经过八年苦读,他第三次参加乡试终于中举。然而这个迟来的功名并未给他带来喜悦——曾经的神童直到二十六岁才中举,这让他倍感羞愧。更糟的是,次年的会试他又一次落第。

对此结果,旁人并不意外。因为在科举时代,除了才学,书法也是重要评判标准。可惜龚自珍的字迹始终潦草难辨,虽经多位书法名家指点,仍无长进。奇怪的是,他的父辈都是书法高手,唯独他在这方面始终不得要领。

尽管如此,朝廷还是赏识他的文才,破例授予内阁中书一职。凭借过人才智,他很快赢得同僚敬重。但由于仅有举人功名,他的仕途始终难有突破。

随着岁月流逝,龚自珍逐渐淡泊功名,寄情诗词。他仍心系家国,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闲暇时则游历名川大山,结交文人雅士。在一次游历中,他受到某知县热情款待,遂作《投宋于庭翔凤》致谢。诗中用三山五岳的主人等夸张比喻赞美对方,万人一握手、衣袖三年香等句更将诗意推向极致。这首被戏称为马屁诗的作品,实则展现了诗人将日常应酬升华为艺术创作的独特才能。

虽然诗中奉承之意明显,但它确实体现了龚自珍在艺术表现上的独到之处,成为其创作生涯中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吃火炭的乞丐... 在清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民间曾流传着一个令人咋舌的传说:一群特殊的乞丐组织为了博取同情获取食物...
原创 周... 1972年初春的一个清晨,尤太忠在家中用过早餐后,正悠闲地翻阅着当天的报纸。突然,一阵清脆的门铃声打...
原创 清... 清朝的官制体系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堪称典范,其等级划分之细致、管理之规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套...
原创 原... 这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皇后!她以钢铁般的忠诚闻名于世,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从未动摇,那份宁死不屈的...
原创 原... 改写后的正文: 在清朝历代帝王中,康熙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一位。他在位六十年,凭借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
原创 东... 吴国虽然成功夺取了荆州这个战略要地,但与强大的魏国相比,整体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主要...
原创 汉... 南太平洋:一片充满魅力的战略海域 南太平洋是太平洋南部一片辽阔的海域,这里不仅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
明代兵部尚书都是文武全才,但他... 明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是朝廷中主管军事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个职位在明代官场上有两个别...
原创 他... 1940年,时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第四团政委的罗通正带领部队开展得有声有色,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求他...
原创 溥...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不仅是一个朝代的终结,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落幕。随着紫禁城大门的关闭,...
原创 蜀... 【三国名将的辉煌与陨落】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各路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蜀汉阵营中,以卧龙诸葛亮和...
原创 郑... 当我们谈论春秋时代的霸主时,人们总会想到春秋五霸。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些著名霸主之前,郑庄公早已开创...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千年未解的考古之谜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帝王陵墓之一,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至...
原创 周... 【重写版】 1916年的除夕夜,天津城沉浸在喜庆的爆竹声中,17岁的周恩来独自坐在南开中学的宿舍里,...
原创 清... 三两银子能养活一家人吗? 在现代人看来,三两银子可能只是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有人会问:这点钱真的能维...
原创 李... 微风轻抚着古老的土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盛世记忆。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一个璀璨夺目的王朝跃然眼前——...
原创 同... 法正与诸葛亮:刘备麾下的两大智囊 在刘备的阵营中,法正和诸葛亮都是顶尖的谋士,但两人的定位却有所不...
原创 蒙... 中亚霸主帖木儿:从牧童到征服者的传奇人生 历史的车轮总是惊人地相似。就在明朝靖难之役爆发的同一时期...
原创 绝... 中华文明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回般绵延不绝。从上古时期的唐尧虞舜,到夏商周三代的兴...
原创 邓...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元帅受到不公正批判,作为他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亲密战友,邓华将军也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