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孙权孙子杀害,没了后代。
在挑选让谁继承江东基业的时候,孙策其实不止有弟弟孙权这一个选择,大的原则下孙策其实应该首选儿子孙绍。哪怕公元200年当时孙绍就一两岁,也应该是孙绍,秦汉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弟弟继承制。纵然孙策并非皇帝,充其量只是算一方诸侯,但益州刘焉给儿子刘璋,荆州刘表给儿子刘琮,大家都这么干啊,孙策给儿子孙绍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人会质疑孙策。
谋士张昭甚至还建议过孙策,挑选三弟孙翊也行,张昭认为孙翊性格刚猛,很像孙策,而孙权性格太文弱,打仗不太灵。《典略》记载:孙翊名俨,性似孙策。孙策临卒,张昭等谓孙策当以兵属孙俨,而孙策呼孙权,佩以印绶。然而,此时的小霸王孙策痛定思痛,异常的理智,说出了那一句经典的遗嘱: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句话一出,说明孙策临死之际,还是非常理性的。其一否决了三弟孙翊,这性格也容易被刺杀,不能步孙策的后尘,必须要一个稳的人。其二儿子孙绍,太小了,江东局势乃至天下局势都非常动荡,孙绍一旦继位,恐怕早就被宗室给搞死了,根本没能力经营好江东,脑子不够。
公元200年,孙策毅然决然挑选了弟弟孙权。可世事难料,公元270年,孙绍的唯一儿子孙奉,也就是孙策的唯一孙子孙奉,竟然被孙权的孙子孙皓给杀害了,孙皓即东吴的末代皇帝。《三国志》记载:孙绍卒,子孙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孙奉当立,诛死。
为什么孙权的孙子要杀害孙策的孙子?就因为孙皓天性残暴,听信了一则民间传言,传言说爷爷孙权第五子孙奋或者孙奉其中一个会夺回皇位,孙皓的脾气,宁可错杀https://ZHuanlAn.zhihu.com/p/1954643627490906702绝不放过。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孙策大概率只有这一个唯一的孙子孙奉,孙奉这一死,就意味着孙策这一支宗室就断了后代。不知道孙策如果在公元270年复活的话,他会不会后悔70年前公元200年他所做出的让弟弟孙权继位的决定呢?
诸葛亮死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诸葛京竟然在给对手司马懿的孙子打工,诸葛京担任了晋朝的江州刺史。周瑜死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周胤竟然被孙权直接废为平民,流放到了庐陵郡。同样的,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孙权孙子杀害,他也断了后代。强如诸葛亮、周瑜、孙策都无法保全好自己的子孙,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孙权孙子杀害,没了后代。
在挑选让谁继承江东基业的时候,孙策其实不止有弟弟孙权这一个选择,大的原则下孙策其实应该首选儿子孙绍。哪怕公元200年当时孙绍就一两岁,也应该是孙绍,秦汉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并没有弟弟继承制。纵然孙策并非皇帝,充其量只是算一方诸侯,但益州刘焉给儿子刘璋,荆州刘表给儿子刘琮,大家都这么干啊,孙策给儿子孙绍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人会质疑孙策。
谋士张昭甚至还建议过孙策,挑选三弟孙翊也行,张昭认为孙翊性格刚猛,很像孙策,而孙权性格太文弱,打仗不太灵。《典略》记载:孙翊名俨,性似孙策。孙策临卒,张昭等谓孙策当以兵属孙俨,而孙策呼孙权,佩以印绶。然而,此时的小霸王孙策痛定思痛,异常的理智,说出了那一句经典的遗嘱: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这句话一出,说明孙策临死之际,还是非常理性的。其一否决了三弟孙翊,这性格也容易被刺杀,不能步孙策的后尘,必须要一个稳的人。其二儿子孙绍,太小了,江东局势乃至天下局势都非常动荡,孙绍一旦继位,恐怕早就被宗室给搞死了,根本没能力经营好江东,脑子不够。
公元200年,孙策毅然决然挑选了弟弟孙权。可世事难料,公元270年,孙绍的唯一儿子孙奉,也就是孙策的唯一孙子孙奉,竟然被孙权的孙子孙皓给杀害了,孙皓即东吴的末代皇帝。《三国志》记载:孙绍卒,子孙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孙奉当立,诛死。
为什么孙权的孙子要杀害孙策的孙子?就因为孙皓天性残暴,听信了一则民间传言,传言说爷爷孙权第五子孙奋或者孙奉其中一个会夺回皇位,孙皓的脾气,宁可错杀,绝不放过。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孙策大概率只有这一个唯一的孙子孙奉,孙奉这一死,就意味着孙策这一支宗室就断了后代。不知道孙策如果在公元270年复活的话,他会不会后悔70年前公元200年他所做出的让弟弟孙权继位的决定呢?
诸葛亮死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诸葛京竟然在给对手司马懿的孙子打工,诸葛京担任了晋朝的江州刺史。周瑜死后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亲孙子周胤竟然被孙权直接废为平民,流放到了庐陵郡。同样的,孙策死后做梦没想到,70年后自己孙子竟被孙权孙子杀害,他也断了后代。强如诸葛亮、周瑜、孙策都无法保全好自己的子孙,何况普通老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