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天兵没带过,当大将军后却战无不胜,史上谁能与韩信相提并论?
迪丽瓦拉
2025-10-09 13:34:04
0

古代名将如繁星般璀璨,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在岁月的书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有一人却以其超凡脱俗的天赋,被后人尊称为 “兵仙”,他就是韩信,为何一个一天兵都未带过的人,缘何能突然指挥起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这份天赋,究竟有多么惊人?

天赋异禀,独步古今

所谓天赋,是指一个人在接触学习新事物时,从一无所知到熟练掌握的过程,过程越短,天赋越高。在古代名将的行列中,韩信的天赋堪称登峰造极。与众多名将不同,白起、关羽、李靖、徐达等,皆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历经无数次拼杀,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学习与总结才走向成功。

白起凭借秦朝的赏爵机制,从低级军官逐步崛起;关羽追随刘备,从做小弟开始积累实战经验;李靖在李世民麾下担任副将,历经诸多战役的磨砺;徐达则是朱元璋招兵时的普通应聘者,在长期征战中成长为名将。他们的成功,恰似游戏中打怪升级,虽天赋有别,升级速度不同,但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白起

即便强如李世民,十多岁时也还在隋朝废太子杨勇的老丈人云定兴将军手下历练。

反观韩信,他虽身为战国时期某国的落魄贵族,自幼佩剑、饱读兵书,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但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作战能力,赵括 “纸上谈兵” 的悲剧便是例证。

韩信

韩信在被萧何举荐之前,在项羽帐下担任郎中、执戟郎,后跳槽至刘邦处任治粟都尉,负责后勤工作,从未有过带兵作战的实际经验。然而,在萧何的极力推荐和刘邦的高度信任下,他一夜之间便成为能够统领数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的统帅,“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的故事由此而来,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带兵的核心在于管理能力,尤其是指挥万人以上的大兵团,将领不仅要熟悉气候、天文地理、后勤保障、阵型指挥,还要洞察士兵的心理状态。这绝非易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很多人幻想穿越回古代成为大将军,可现实是,即便让一个现代人带领 500 个大学生,从一个城市安全步行至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保证人员一个不落、平安抵达,都可能让人焦头烂额。而韩信却能在零基础的情况下,跨越基层历练,直接指挥大兵团作战,且战无不胜,其对手不乏经验丰富的老兵,却都一一败在他的手下,这份天赋与能力,着实令人惊叹。

经典战役,尽显神威

井陉之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公元前 204 年,韩信率领数万汉军,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军主帅陈馀集结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严阵以待。井陉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军兵力又数倍于汉军,形势对汉军极为不利。然而,韩信却巧妙地利用了赵军主帅陈馀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的迂腐心理,制定了大胆而冒险的作战计划。

他先挑选了两千轻骑兵,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红旗,趁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埋伏起来。随后,韩信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在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赵军见汉军背水扎营,犯了兵家大忌,都嘲笑韩信不懂兵法。天亮后,韩信率领汉军主动向赵军发起攻击,双方激战良久,汉军佯装败退,向背水阵地逃窜。

赵军以为汉军已败,倾巢而出,全力追击。此时,埋伏在赵军大营侧翼的两千汉军轻骑兵迅速出击,冲入赵军大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旗。赵军在追击汉军途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大营已被汉军占领,顿时军心大乱,阵脚自乱。韩信趁机指挥汉军前后夹击,大破赵军,斩杀陈馀,俘虏赵王歇。

这场战役中,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更体现了他对士兵心理和战场形势的精准把握。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心理弱点,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成为军事史上的传奇。

潍水之战,水淹龙且,一举平定齐国。公元前 203 年,韩信率领汉军攻打齐国,齐王田广向项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救援齐国,与齐王田广的军队会师于潍水东岸。韩信与龙且的军队隔水对峙,韩信深知楚军兵强马壮,正面交锋难以取胜,于是决定采用奇谋。

他派人连夜赶制了一万多个沙袋,在上游堵住潍水,然后亲自率领一部分汉军渡过潍水,向龙且的楚军发起挑战。龙且见汉军渡河而来,立即率军迎战。双方刚一交战,韩信就佯装败退,率军撤回潍水西岸。龙且以为汉军胆怯,下令楚军全力追击。

当楚军大部分人马渡过潍水时,韩信下令上游的汉军掘开沙袋,汹涌的河水瞬间奔腾而下,将正在渡河的楚军冲为两段。已经渡过河的楚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韩信趁机回师反击,将这部分楚军全部歼灭。龙且也在混战中被杀,而尚未渡河的楚军见势不妙,纷纷四散逃窜。韩信乘胜追击,一举平定了齐国。

潍水之战是楚汉相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果断的决策,巧妙地利用水势,分割并击败了楚军,不仅为刘邦夺取了齐国大片土地,还极大地削弱了项羽的势力,改变了楚汉双方的战略态势,为刘邦最终赢得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奏响楚军悲歌。公元前 203 年年底,楚汉相争进入决胜阶段,韩信率领三十万汉军与项羽的十万楚军在垓下展开决战。韩信深知项羽勇猛无比,楚军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于是精心布置了 “十面埋伏” 的战术。

他将汉军布置成多层阵势,对楚军进行包围。在战斗中,汉军先以强弩远距离射击楚军,打乱楚军的阵型,然后派出精锐骑兵不断冲击楚军。项羽率领楚军奋勇拼杀,但始终无法突破汉军的重重包围。激战至深夜,韩信又让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谣,这便是著名的 “四面楚歌”。

楚军听到熟悉的乡音,以为楚地已尽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士气低落至极点。项羽见大势已去,率领八百余精锐骑兵趁夜突围。韩信则指挥汉军全力追击,最终在乌江畔逼得项羽自刎而死,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

天赋无双,后世敬仰

在古代名将中,霍去病和陈庆之同样天赋过人,首战便战果辉煌。霍去病首战率八百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斩杀匈奴两千余人;陈庆之率领七千白袍军护送北魏皇族元颢北归争夺皇位,一路攻城略地。然而,与韩信相比,他们稍显逊色。

霍去病和陈庆之首次独立指挥时,所带兵力仅几千人,且是在汉武帝、梁武帝既定战略方针下的局部作战。而韩信则是以大元帅大将军的身份,总揽全局,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

卫青虽在第一次出现在上古郡的战役中统领了 1 万人之多,但也只是汉武帝四路迎击匈奴中的一路将领,并非像韩信那样全面负责战局。

古人给予韩信 “兵仙” 的称谓。在古代,“圣” 代表着人类在某一领域的极致成就,如孙武被尊为 “兵圣”;而 “仙” 则意味着超凡脱俗、非人所能企及。

韩信凭借无需历练便能百战百胜的天赋,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赞誉,在古代人眼中,或许只有在文坛有着非凡成就的苏东坡,才能在文武两个领域与韩信相提并论。

韩信他从默默无闻的基层小吏,一跃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毛主席的错别字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意 提起伟大领袖毛主席,人们都知道他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武将排行榜趣谈 民间流传着一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概括了《三国演义》中十大猛将的排名:一...
原创 许... 《三国第一猛将许褚眼中的五大高手排名》 在曹操麾下众多猛将中,许褚堪称当之无愧的第一勇士。这位身经...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傲气在三国时期可谓人尽皆知。这位红脸长髯的猛将,连与自己同属蜀汉阵营、武艺同样...
原创 就... 古人的寒冬求生记:从杜甫的破被到帝王的椒房 说起古代文人的清贫生活,杜甫绝对是个典型代表。这位诗...
原创 希... 希特勒为何在敦刻尔克叫停?揭秘德军胜利中的隐忧 我从小就是个历史迷,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二战中那个令人费...
原创 为... 刘秀:一个身份拧巴的皇帝与他的特殊谥号 在中国历史上,刘秀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记录——他是第一位拥有双...
原创 晚... 这些泛黄的晚清老照片,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让我们得以一窥百年前的社会百态。经过现代技术精心上色处理后...
原创 上... 上方谷之战:若司马懿被烧死,诸葛亮真能一统天下吗? 在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上方谷之战中,诸葛亮精心...
原创 甲... 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重建历程。很多人以为甲午海战后中国海军就彻底没落了,但历史真...
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都是什么下... 秦国崛起与六国覆灭: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周朝众多诸侯国中,秦国最初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西北小国。...
原创 福...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据最新消息,这艘国产新型航母成功完成了三种主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
原创 无... 中东军火市场最近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主角正是土豪沙特阿拉伯。这个石油大国最近干了一件让国际军火商大...
原创 历...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漫长路上,神话传说始终如璀璨星辰般点缀着历史的天空。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到英雄史诗...
原创 1... 《白娘子在西游记中的实力定位》 在四川青城山的云雾深处,曾有一条修炼了1700余年的白蛇精,她就是民...
原创 8... 明初洪武年间大案:胡惟庸谋反案中的特殊幸存者 公元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五月,一场震惊朝野的...
原创 如... 诸葛亮为何必须北伐?放弃北伐的四大致命后果 三国时期,诸葛亮多次率军北伐,却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的理想...
原创 他... 三国时期蜀汉有位被低估的谋臣:与庞统齐名的廖立 提起与凤雏庞统齐名的谋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卧龙诸葛...
原创 上... 【中苏债务真相:一段被误解的历史纠葛】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之际,民间盛传苏联逼债的说法。当...
原创 1...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上,一场关于文字变革的思想浪潮悄然兴起。19世纪中后期,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