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唐朝失去的西域,要等到近千年后的清朝才能收回?
迪丽瓦拉
2025-10-09 14:03:32
0

有一张老地图,唐朝人看了拍大腿,明朝人看了叹口气,到了乾隆爷手里,才算又拿了回来。西域,这块让帝王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见证了千年风云变幻。

你说当年高仙芝一个跟头,唐朝江山差点散了半壁;再看乾隆,一锤定音,西域从此归一。到底这千年里发生了啥,让中原王朝走了这么大一个弯路?今天咱们就沿着这条时间河,划开一叶小舟,细细讲一讲。

高仙芝一败,唐朝西域梦碎

公元751年,怛罗斯,塔拉斯河边,风沙猎猎,三万唐军列阵。高仙芝站在城头,身后是漠北募来的杂牌军,还有少量汉地精锐。

这支军队里,有粟特商旅改编的骑兵,有西域小国派来的附庸兵。五天对峙,大食军稳扎稳打,唐军渐显疲态

高仙芝这个名字,在唐朝是响当当的。生性俊朗、勇决果敢,但也有个毛病——贪财。前年,他讨伐石国时,以诈降之计一举俘虏石国国王,掠得宝石十斛,黄金五六驮,牲畜成群,全数据为己有。石国王子恼羞成怒,连夜奔走呼吁,引大食军渡过阿姆河而来。

怛罗斯之战,并非单纯的中亚争雄,而是唐朝与大食两大文明在丝路交汇处的生死对撞。战局急转直下的导火索,是葛逻禄部的叛变。原本受唐朝羁縻的葛逻禄人,临阵倒戈,转身助大食夹击唐军。唐军一夕溃散,血流漂杵。三万大军仅余几千生还者,仓皇东归。

战败后,高仙芝仍获加官进爵。这不是因为他有多能打,而是因为朝廷更关注歌舞升平的幻象。当年玄宗正沉醉于盛世虚影中,长安城里《霓裳羽衣曲》奏响,谁还关心葱岭之外的生死。

然而,失去怛罗斯,意味着唐朝西域战略纵深崩溃。此役后,葱岭以西迅速滑入大食势力范围。安西四镇陷入孤立无援,丝绸之路交通被拦腰斩断。各地昭武九姓诸国开始倒向吐蕃与大食,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断崖式下跌。

四年后,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急转直下。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调度失灵,边疆防务崩溃。西域彻底丧失,成为吐蕃势力的新猎场。葱岭以西,塔里木盆地北缘,从此与长安渐行渐远。

高仙芝之后,封常清、哥舒翰虽力图挽回颓势,但终究力不从心。吐蕃军趁虚而入,占据凉州河西走廊,进一步切断唐朝西出中亚的道路。

怛罗斯的一败,不仅改写了中亚格局,更让唐朝在未来百年里,失去了丝绸之路的主动权。盛唐的版图,在这里露出了第一个巨大的缺口。

唐朝的败退让西域沉入黑暗,之后历代王朝虽有意图,但现实远比想象更冷酷。明朝即使强盛一时,也无力踏过这道失地。

明明想要,明朝为什么得不到?

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傅友德率西路军出嘉峪关,挺进河西走廊。地面上满目苍凉,原本应有的农田绿洲,如今只剩枯黄荒漠。甘州仅存830户人口,整个河西走廊不足三万人。这点人口,连明军本部供给都养不活,更别提长期驻扎。

虽然打通了河西走廊,修筑了嘉峪关,但由于兵马后勤无法为继,西征军只得班师东返。明廷随后在甘肃设立安定、阿端、曲先三卫,永乐年间扩展到“关西七卫”,哈密卫被朱棣册封为忠顺王国,作为明朝在西域的最远触角。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地理变了。从汉唐到明代,西域环境恶化严重。沙化速度惊人,水源枯竭,绿洲缩小。元末连年战乱、自然灾害,使得甘肃、陇右地区人口锐减,土地流失。没有人口支撑,再强的军力也撑不起远征。

经济重心南移后,明朝北方税收远低于南方。辽东、大同、宣府线上的防御才是首务。漠北鞑靼、东蒙古威胁日益逼近,明廷无力分兵经营西域。

即便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巨大的海上朝贡圈,西域陆路的战略价值已显著下降。陆上丝绸之路日渐冷清,贸易路线向南转移。中亚诸国虽表面朝贡,实则多是礼节性交往,无法支撑明朝军事存在。

陈诚等使者虽然多次通使哈烈、别失八里,但明廷始终采取羁縻政策,远交近攻。朱棣派兵只打到哈密以西,便不再深入

明初朱元璋、朱棣都尝试修复西域局面,但在嘉峪关外再无深入布局。明成祖面对蒙古与西域夹击的双重威胁时,也只能选择集中兵力北征鞑靼、瓦剌,放弃对西域的实际经营。

到明中后期,随着国力衰退,关西七卫相继被瓦解,西域重回割据局面。哈密、撒里木、柴达木盆地的诸部,再次陷入混战。

明朝走到了嘉峪关,就像走到了地理与时代的尽头。而千年失落之后,真正能再次翻开西域版图的,却是清朝的一连串雷霆手笔。

乾隆一锤定音,清朝封疆再展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准噶尔汗国在策妄阿拉布坦率领下崛起,东征蒙古,西侵西域。清朝意识到,如果不先下手,北部、西部将双重受敌。康熙帝亲征漠北,两次亲临前线,最终在乌兰布通一战击败葛尔丹,拉开清朝西域经略大幕。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趁准噶尔内乱发动总攻。满洲正黄旗和汉军绿营两路并进,直捣伊犁河谷,格登山一役彻底粉碎达瓦齐政权。达瓦齐溃逃,阿睦尔撒纳叛乱随即爆发,清军继续推进南疆。

乾隆二十四年,清军在伊西洱库尔淖尔大捷,击破南疆回部叛军。清军兵分三路,从伊犁、喀什、库车南北夹击,完成对天山南北的统一

战争期间,乾隆皇帝命令各地府州县文庙立告成太学碑,内容统一撰写,突出平定西域的意义。拓碑传颂,使清朝统一意识深入士子心中。碑文强调新疆自古为中国版图组成部分,反复提及“祖宗成规”,消除地方割据观念。

此外,清朝还在伊犁、乌鲁木齐设立驻军,重建屯田。开辟青海道,加强甘肃、青海到新疆的战略通道。通过“以战养战”,巩固西域治理。

对外,清朝通过击败准噶尔,稳定了对哈萨克、布哈拉汗国的宗藩关系,成功封锁沙俄南下扩张通道。

乾隆帝在西域设立伊犁将军,统一管理新疆事务,确立了今天新疆的基本边疆框架。从此,西域真正融入中国统一国家体系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工兵之王王耀南:用地下长城扭转朝鲜战局的传奇将领 美军新战术带来的危机 1951年初,朝鲜战场上...
莫迪政府做局,中俄都在印度栽跟... 印度营商环境引外资诟病,多国企业深陷退出困局 最近《华尔街日报》一篇深度报道揭开了印度商业环境的真...
原创 李... 梁山好汉的海外传奇:三十三位幸存兄弟的圆满归宿 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传奇故事并未随着招安而结束。在经...
原创 孙... 三国时期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其中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以江东之主孙权为例,他的父亲孙坚去世时,孙权年仅九岁...
原创 卢... 国民党内部原本期待台中市长卢秀燕能接任党主席,并为2028年大选扛大旗,但她的突然退出让局势变得扑朔...
原创 奥... 奥地利外交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弯:从考虑入约到坚守中立 今年7月,奥地利政府曾高调表态,声称为了应对...
原创 《... 今年夏天,一场以科技为舟、历史为桨的数字科技与文化历史穿越之旅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精彩启程。全真 ...
清朝汉人由从一品升正一品有多难... 在古代官场,官职头衔的分量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重得多。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身份地位、经济收入和...
原创 张... 【三国第一低调名将:赵云性格转变的真相】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英雄中,赵云堪称最令人费解的存在。这位...
原创 宫... 中国女篮新帅宫鲁鸣的执教挑战与改革之路 今年2月,68岁的功勋教练宫鲁鸣正式执掌中国女篮教鞭。然而...
原创 张... 【三国五虎将战力之谜:正史与演义中的武将排名玄机】 关于蜀汉五虎大将的争议,核心在于《三国志》与《三...
原创 在... 跨越381年的归乡路:一个家族十代人的寻根之旅 你有多久没回家了?回家的路有多远?对17世纪定居...
原创 毛... 毛主席的错别字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意 提起伟大领袖毛主席,人们都知道他不仅是卓越的军事家、...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武将排行榜趣谈 民间流传着一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概括了《三国演义》中十大猛将的排名:一...
原创 许... 《三国第一猛将许褚眼中的五大高手排名》 在曹操麾下众多猛将中,许褚堪称当之无愧的第一勇士。这位身经...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傲气在三国时期可谓人尽皆知。这位红脸长髯的猛将,连与自己同属蜀汉阵营、武艺同样...
原创 就... 古人的寒冬求生记:从杜甫的破被到帝王的椒房 说起古代文人的清贫生活,杜甫绝对是个典型代表。这位诗...
原创 希... 希特勒为何在敦刻尔克叫停?揭秘德军胜利中的隐忧 我从小就是个历史迷,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二战中那个令人费...
原创 为... 刘秀:一个身份拧巴的皇帝与他的特殊谥号 在中国历史上,刘秀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记录——他是第一位拥有双...
原创 晚... 这些泛黄的晚清老照片,仿佛打开了时光隧道,让我们得以一窥百年前的社会百态。经过现代技术精心上色处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