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傲气在三国时期可谓人尽皆知。这位红脸长髯的猛将,连与自己同属蜀汉阵营、武艺同样高强的黄忠都看不上眼,其自负程度可见一斑。但令人费解的是,关羽对马超不服、对黄忠不屑,却唯独对赵云始终保持着尊重,从未有过挑战之意。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关羽的傲气在吕布死后达到了顶峰。在他眼中,连让曹操麾下众将闻风丧胆的颜良也不过是插标卖首之徒;而定军山一战斩杀夏侯渊的老将黄忠,在他口中也成了一介老卒。放眼天下,能入关羽法眼的武将屈指可数。
马超在潼关之战中大败曹操,连虎痴许褚都败在他手下,威震天下。后来在葭萌关与张飞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更让刘备对其青睐有加。然而当马超归顺刘备后,关羽却心生不满,甚至专门写信给刘备,要求与马超一较高下。这份傲气,最终在刘备的劝阻下才作罢。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蜀汉五虎上将中,关羽敢轻视黄忠、挑战马超,却从未对赵云表露过不满。张飞作为结义兄弟自然不在话下,可赵云与关羽并无结义之情,为何关羽始终对赵云礼让三分?
有人认为是因为赵云武艺高强,关羽自知不敌。但细究战绩就会发现,关羽的武功其实更胜一筹。比如赵云与文丑战平,关羽却三合斩之;赵云与许褚打成平手,关羽却能击败许褚与徐晃的联手。显然,武功并非关羽不挑战赵云的原因。
另一种说法认为关羽视赵云为四弟。这源于刘备分封五虎上将时,关羽曾说: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但赵云的地位明显不及关羽、张飞这两位股东,更像是刘备的得力干将。真正的原因,要从刘备临终前的托孤说起。
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交代完国事后,最后特别对赵云说: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这句话意味深长。刘备将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却将身家性命托付给赵云。这种超越君臣的信任,足以说明赵云在刘备心中的特殊地位。
表面上看赵云只是护卫,实则与刘备有着深厚的私交。刘备临终前以故交相称,用情谊相托,这份信任远超常人。正是这层特殊关系,让关羽不得不对赵云保持尊重。作为刘备最信任的心腹,赵云虽职位不高,却掌握着重要的话语权。长期在外领兵的关羽深知,得罪这位董事长亲信绝非明智之举。
因此,关羽不敢挑战赵云,实则是出于对刘备权威的敬畏。在蜀汉集团中,赵云作为刘备最信任的心腹,其特殊地位让包括关羽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得不给予足够的尊重。这或许就是傲视群雄的关云长,唯独对赵云礼让三分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