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汉高祖刘邦为何排行老三却叫刘季?原来这个称呼暗藏玄机
熟悉汉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早年有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刘季。这个看似普通的称呼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命名之谜。作为刘太公的第三个儿子,按照传统的伯仲叔季排序,刘邦似乎应该排第四才对。那么,这个看似矛盾的称呼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历史谜团。 要解开这个谜题,首先要明白季字的真正含义。在古代,伯仲叔季中的季并非单纯指第四,而是表示最小或最后的意思。比如三国时期的乐府诗《汉之季》,这里的季就是末代之意。再比如《史记》记载,周武王的十位兄弟中,从老三到老九都称叔,只有最小的弟弟才叫冉季载。 关于刘邦的家庭情况,史书给出了重要线索。据记载,刘邦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刘交(后来成为楚元王,据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祖先)。《汉书》明确记载刘交是高祖同父少弟,《史记索隐》更明确指出同父者,以明异母也。这个细节很关键,说明刘交并非刘太公正妻所生。 正因为刘交是庶出,所以他没有像三个嫡出的哥哥那样按照伯仲叔季来取名。刘邦的大哥叫刘伯,二哥叫刘仲,他自己则叫刘季。而刘交则取了完全不同的名字——名交字游。既然刘交是庶出,那么刘邦就是刘太公嫡子中最小的儿子。 这样看来,刘季这个称呼就很好理解了。这里的季不是指老四,而是最小的嫡子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刘季就相当于刘家的小儿子。这个称呼既体现了刘邦在嫡子中的排行,又彰显了他作为嫡子的身份地位。 (注:文中提到的刘伯重复出现可能是原文笔误,按常理应为刘伯、刘仲、刘季的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