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媒:莫迪给西方上了一课,只要有中国在,美国就不敢跟印度翻脸
迪丽瓦拉
2025-10-09 22:31:49
0

大国博弈就像一盘精妙的棋局,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印度总理莫迪近年来在外交舞台上展现出了高超的平衡术,巧妙地在中美两大国之间周旋。美国媒体对此多有评论,认为莫迪给西方国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外交课——只要中国这个东方巨人屹立不倒,美国在对印政策上就不得不三思而行。

这种局面其实不难理解。中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让美国在拉拢印度对抗中国时始终心存顾虑。印度不仅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更扼守着印度洋这一战略要冲。一旦印度彻底倒向中国,美国的印太战略就会面临破产的风险。

表面上看,美印关系似乎亲密无间,但暗地里却暗流涌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摩擦就从未停歇。2025年7月底,他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25%一路飙升至50%,重点打击钢铁、制药和虾类产品。要知道,印度每年向美国出口的虾类产品价值高达百亿美元,这一政策直接重创了印度相关产业。

在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更是毫不客气地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在为俄乌战争添柴加火,还将中国一并批评。印度外长苏杰生立即反驳,强调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并反唇相讥:美国自己不也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吗?事实上,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已占其总进口量的40%,这些低价能源对稳定印度国内物价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令人玩味的是,美国虽然嘴上强硬,实际行动却不得不有所克制。究其原因,正是中国的存在让美国投鼠忌器。一旦把印度逼得太紧,导致其彻底倒向中国,美国的印太战略就会功亏一篑。

这场贸易战让印度企业叫苦不迭。孟买的出口商们焦头烂额地计算着损失,虾农们的订单更是直接腰斩。印度政府也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在贸易谈判中设置重重障碍,用高关税回击美国的补贴政策。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国务院官员还得公开表态,坚称印度是印太地区民主国家对抗中国的重要伙伴。

特朗普将美印贸易称为一边倒的灾难,但印度却从容不迫地推进自力更生计划,成功吸引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在班加罗尔投资建厂,总投资额高达500亿美元。这正是莫迪的高明之处:既要亲近美国,又要留有余地。就像当年采购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一样,虽然威胁要制裁,但美国最终还是选择了豁免——毕竟在边境问题上,美国巴不得印度军力强大,好牵制中国。

2025年9月的四方安全对话华盛顿峰会看似和谐,莫迪通过视频连线参与讨论AI和量子技术合作。但私下里,美国对印度的不结盟政策颇有微词,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屡次投弃权票,以及持续从俄罗斯购买武器。对此,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我们有自己的选择权。

美国智库在2025年8月13日的报告中直言不讳地指出:要遏制中国崛起,印度是不可或缺的伙伴,再大的贸易摩擦也得忍。莫迪正是吃准了这一点,在经济上与美国保持紧密联系,在国防政策上却保持独立自主。

结果就是,美国企业不得不继续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此以规避中国风险。但印度的独立自主又让华盛顿感到不安。这就是大国博弈的常态:美国想当老大,印度却不愿做小弟,而中国的存在更让这场博弈变得复杂多变。

军事合作方面,美印在2025年9月举行的老虎之门联合军演中,两国潜艇在印度洋深处展开激烈对抗。但与此同时,美国对印度虾类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却让印度渔民陷入生存危机。作为回应,印度暂停了价值36亿美元的军购订单。

特朗普虽然暴跳如雷,但最终还是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美国能源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度可以从任何国家购买石油,只是不要过度依赖俄罗斯。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透露出美国的无奈。有中国这个因素在,美国的战略布局就不得不有所顾忌。莫迪的这堂外交课确实给西方上了生动的一课:想要拉拢印度,就必须考虑中国的因素。

中印这对邻居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2025年8月31日,莫迪飞抵天津进行访问,这是七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华。双方就边境巡逻达成协议,释放出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

回想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导致20多名印度士兵丧生后,印度曾大规模封禁中国APP、审查中国企业在印投资,并向边境增派5万兵力。但时过境迁,随着2024年10月巡逻协议的签署,以及2025年6月西藏边境谈判取得进展,印度恢复了边境朝圣活动,信徒们得以顺利通关。中国边防部队也保持克制,虽然哨所依然戒备森严,但紧张局势已明显缓和。

经济上,中印双边贸易额稳定在千亿美元以上,中国是印度重要的出口市场,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尽管印度推行自力更生政策,限制中国参与其基建和电信项目,但两国经济并未完全脱钩。在2025年上海经贸论坛上,莫迪积极推动供应链对接,班加罗尔的量子实验室项目也与中国展开合作。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9月1日发表的文章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反而拉近了中印关系,中国正帮助印度分担供应链压力。虽然印度没有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推出了自己的南北走廊计划,以伊朗恰巴哈尔港为起点,与中国主导的中巴经济走廊形成竞争。在领土问题上,印度虽不承认中巴经济走廊的合法性,但并未完全关闭与中国合作的大门。

在军事部署方面,印度升级了达布克-肖克的道路设施以便运输坦克和导弹,中国也在边境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过随着高层会晤的举行,边境巡逻次数减少,冲突风险显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此次访华并非迫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压力,而是早有铺垫的外交举措。

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上,中印合作日益密切。2025年9月1日的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双方就区域互联互通和能源合作展开深入讨论。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太阳能板以加速绿色转型,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印度本土工厂建设。虽然印度不愿过度依赖中国,但现实需求迫使其必须借力中国制造业。

莫迪的外交策略体现了高超的平衡艺术:与中国保持合作共赢的关系,避免正面冲突。这不仅是处理邻里关系的智慧,更展现了一个崛起中大国的外交韬略。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印度保持快速增长,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尽管美国不断挑拨离间,但中印关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可以说,正是中国的存在,让印度在外交上有了更多回旋余地,西方的施压就像隔靴搔痒,难以奏效。

从全局来看,中国在这个三角关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25年9月3日路透社的报道指出,特朗普的政策让美印关系降温,而莫迪则加强了与中俄的联系。中国越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美国就越不敢与印度彻底翻脸。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9月的莫斯科会晤中,双方就联合生产Su-57战机达成协议,印度空军基地已开始测试相关部件。

虽然特朗普在联合国批评中印资助俄罗斯,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9月24日明确表示,印度实际上是支持乌克兰的。《印度时报》9月10日的报道更是指出,美欧对俄贸易额高达上千亿欧元,相比之下印度的360亿美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印度开始从中东进口更多石油,但俄罗斯的低价原油仍然是其重要选择。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国始终稳如泰山。印度坚持战略自主,莫迪在2025年的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调停者角色,平衡美俄中三方关系,推动和平发展。中国的强大实力让西方国家对印度不敢轻举妄动。印度在贸易战中加速推进产业多元化,本土化生产不断取得进展。

归根结底,莫迪的外交策略给西方上了宝贵的一课。西方国家原以为可以轻易拉拢印度,但中国的存在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美印关系表面亲密实则暗藏裂痕,中印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在全球格局中,中国的分量举足轻重。印度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2025年GDP增速达8.2%,军费预算810亿美元。

展望未来,中印合作前景广阔,美国虽然会继续拉拢印度,但绝不敢与其彻底翻脸。中国的强大存在让这种微妙的平衡得以维持。在这个复杂的大国棋局中,没有谁能独赢,共存共荣才是明智之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晒出“成绩单”...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
原创 多... 【改写版专访】雅辛奖得主多纳鲁马:从米兰到曼城的守门哲学 在巴黎圣日耳曼训练基地的阳光下,刚刚捧起雅...
原创 吕... 从东北军少帅亲信到开国上将:吕正操的传奇人生 1905年的辽宁海城,正值日俄战争硝烟弥漫。一个名叫...
原创 元... 1368 年,对于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威风八面的大元王朝而言,是个天翻地覆的年份。这一年,朱元璋的明军...
中方不再警告,24小时内对美连...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经济霸权频繁挥舞制裁大棒,中俄伊等国一直是其主要针对目标。但风水轮流转,随着中国...
原创 美... 美军全球将领紧急召回:战略调整还是权力博弈? 最近一则爆炸性新闻引发全球关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突...
原创 蓝... 明朝开国风云中的蓝玉:一位大将的兴衰史 在元末明初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朱元璋正逐步建立起他的大明王朝...
原创 世... 改写版: 15世纪开启的大航海时代,欧洲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扩张,将许多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以英...
原创 三... 《三国志战略版》战局风云:朱明势如破竹,李唐艰难求生 (开篇引入) 战局发展出人意料!李唐势力这次竟...
原创 从... 铁道游击队:鲁南抗战传奇与三位日本反战勇士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鲁南活跃着一支威名远扬的...
普鲁士为何走开明君主改革路线?... 普鲁士模式:德意志统一管理的起源与演进 普鲁士,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区域,它不仅是德...
原创 古... # 笑不活了!阴山脚下藏匈奴往事,从草原霸主到融入中华,河南腔唠透这千年民族融合史 家人们,咱先背句...
原创 1... 清华才女的非洲之恋:为爱远行,用教育点亮人生 提到非洲,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原始部落、治安混乱、...
原创 为... 蒙古西征的意外转折:一场撤军如何催生奥斯曼帝国 1235年,蒙古帝国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子西征。这场...
原创 今... 物业管理新时代:权责重塑,业主为本,居住体验焕新 一场深刻的物业管理变革浪潮正席卷全国。随着《中华人...
原创 李...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天下豪杰纷纷占地为王,割据一方,这些割据势力有李渊、薛举父子、李轨、梁师都、刘武...
第35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 9月27日,第35届孙中山宋庆龄纪念地联席活动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来自国内外56家孙中山宋庆...
原创 国... 中国战备体系解析:从日常警戒到一级战备的全面保障 毛泽东主席曾深刻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绝不畏惧...
原创 此... 在与毛泽东的较量中,蒋介石一败再败,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用人维私,只讲“忠”,不讲才。顾祝同就是...
原创 蒋... 民国时期,蒋介石与冯玉祥堪称军政界的双雄。作为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掌控着中央军权;而冯玉祥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