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奇案:张汶祥刺马始末
一、合肥城下的奇遇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祥祯挥师攻打安徽之际,淮河流域的捻军见清军主力无暇他顾,便集结全部兵力围攻合肥县衙。当时合肥县衙由代理知县马新贻坐镇。这位文官出身的知县颇有城府,平日就注重操练乡勇,面对捻军来犯,他沉着指挥,毫不慌乱。
马新贻凭借坚固城墙,成功击退了捻军数千人的轮番进攻。捻军首领张智成见久攻不下,正焦急万分时,一员猛将挺身请命。此人正是张汶祥,他主动请缨率领敢死队攻城。张智成素知张汶祥胆识过人,当即应允。
张汶祥挑选二百名精锐,赤膊上阵,左手持盾,右手握刀,如猛虎般冲向城墙。城上箭如雨下,但这支敢死队却似天兵天将,冒着箭雨冲到城下埋设炸药。随着一声震天巨响,城墙被炸开缺口。张汶祥率先冲入城中,马新贻的乡勇抵挡不住,四散溃逃。
马新贻自知难逃一死,索性端坐县衙,被捻军生擒。当张汶祥见到这位白面书生模样的知县临危不惧,不禁心生敬意。当晚,张汶祥非但未加害马新贻,反而设宴款待。席间,能言善辩的马新贻看出张汶祥为人耿直,便以高官厚禄相诱,劝其归顺朝廷。
酒过三巡,张汶祥引荐结义兄弟曹二虎、石锦标与马新贻相识。四人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马新贻承诺在巡抚面前美言,促成捻军招安,张汶祥信以为真,便放其归营。
二、兄弟反目的开端
马新贻回营后,向巡抚唐宗丞禀明原委,获准招安张汶祥等人。三人率部归降后,被任命为哨官,归马新贻统辖。马新贻善于钻营,借苏州知府乔松年升任安徽巡抚之机,获荐为安徽布政使,主管营务。
一年后,曹二虎欲接家眷至安庆藩司署居住。张汶祥察觉马新贻态度日渐冷淡,劝阻未果。曹妻入住后,常往马府走动。这位美貌妇人很快引起马新贻的觊觎。他借机支开妻子,与曹妻暗通款曲。
为扫除障碍,马新贻频频派曹二虎外出公干。流言四起后,张汶祥告知曹二虎实情。曹二虎起初不信,后经证实怒不可遏。张汶祥建议将妻子赠予马新贻,不料反遭马新贻呵斥:侮辱朝廷命官,该当何罪?
三、血染寿春的阴谋
马新贻随后设下毒计,派曹二虎赴寿春领取军火。张汶祥预感不测,与石锦标护送同行。抵达总兵衙门后,曹二虎突遭逮捕,以私通捻匪罪名被斩。张汶祥悲愤交加,立誓报仇,与态度暧昧的石锦标分道扬镳。
石锦标返回军营后,被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以莫须有罪名革职充军,最终死于边塞。而张汶祥则销声匿迹,暗中筹划复仇。
四、校场上的复仇
同治九年(1870年),已升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在校场阅兵时,张汶祥混入人群,以诉冤为名接近,突然拔刀刺入马新贻左肋。马新贻临终前竟令侍卫勿难为他,随即气绝。
张汶祥束手就擒后,在公堂上痛陈马新贻忘恩负义、杀害结义兄弟的罪行。他透露自己数年如一日练习刺杀,甚至用毒药淬炼匕首,就为报仇雪恨。尽管官府威逼利诱要他改供,张汶祥始终坚贞不屈。
五、惨烈的结局与未解之谜
案件震动朝野,同治帝派大员彻查,但最终以强盗挟仇报复结案。张汶祥被凌迟处死,其子遭宫刑发配。马新贻死后,其妾(疑为曹妻)自缢身亡。更离奇的是,马家祖坟后来被黄河洪水冲毁,民间视为天理昭彰。
案件背后疑云重重,有传言指醇亲王奕譞因马新贻护洋教而主使刺杀;也有猜测称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为兄复出扫清障碍而幕后操纵。慈禧太后模棱两可的态度更添迷雾,使刺马案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真相至今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