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皇子公主,我们自然想到金尊玉贵、锦衣华服,但有句话说得好,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有价格。虽然古代皇室生来高人一头,但皇室斗争也比平常人家激烈百倍,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都不稀奇,即使是公主,也很难避开这样残酷的现实。
唐朝有“太平公主”,虽然是武则天所生,被唐高宗和武则天宠上了天,但她仍然在与侄儿李隆基的争斗中落败被赐死;
明朝有长平公主,“生于末世运偏消”,李自成逼近北京时被父亲崇祯砍断手臂,崇祯本意让她都以身殉国,不料公主没有死,清兵入关后她希望出家却被顺治驳回,安排嫁人,身不由己,16岁便香消玉殒,一生短暂又悲剧。
所以古代有“愿身不复生王家”的话,改成现代点的版本就是“愿来生不复生帝王家”,皇子如此,公主更如此,因为皇子好歹有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公主却和千千万万普通女子一样,命运紧系在她们的父亲、兄长、丈夫、孩子身上。
彼荣,我未必荣,彼辱,则我必辱。所以,在古代公主若是要平安顺遂过一生,就只能指望亲族里的男子能够重视自己,保护自己,给自己应有的地位,为自己挑选好的夫婿,明朝的宝庆公主,相对来说算是好运的,她没有卷入明代的宫廷争斗里,得到了4代帝王的重视。
宝庆公主生于1395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女,也是他最小的女儿。
作为明帝国的建立者,朱元璋为帝国千秋万代费尽了心思,古代劳模型皇帝中必须有他的名字,但也因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流血厮杀拼了命换来,吃了太多苦还面临过无数次的背叛,朱元璋很多时候会表现得多疑而冷酷。
前朝如此,后宫也如此。宝庆公主出生时朱元璋已经67岁了,公主3岁时朱元璋便在应天驾崩,留下的遗诏除了不许藩王进京,还有一道便是令所有妃嫔殉葬,“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这样残忍的做法让年幼的公主从此失去了母亲,她能继续依靠的便是侄儿朱允炆。
《明太宗实录》记载:“(宝庆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每当帝国初立,皇室内部的争斗便会格外激烈,唐朝有玄武门之变,明朝则有著名的靖难之役,面对朱允炆的急切削藩,燕王朱棣十分不满,打着“靖难”的名号,反了!自古王爷叛乱极少有成功的,但朱棣愣是创造了奇迹,建文四年(1402年),南京城被燕王军队占领。
朱棣意气风发地坐上了皇帝宝座,朱允炆却在大火中不知所踪,这成了明朝历史上的一桩悬案。但朱允炆的下落宝庆公主管不了,也没有能力管,她唯一要担心的就是随着新帝登基自己命运将会如何——很明显,对于威胁不到自己皇位的人,朱棣还是愿意给些亲情温暖的。
彼时朱棣已经42岁,而公主才7岁,这对兄妹站在一起说是父女也有人信,就算不看妹妹还年幼的份上,为了彰显自己坐皇位的合理性,向天下展示自己是仁君,朱棣也会好好照顾朱元璋的女儿,于是宝庆公主被送去徐皇后那里抚养,直到5年后徐皇后去世。
可能是同情妹妹年幼父母双亡,朱棣对宝庆公主的婚事还算比较上心,挑选了镇守金川门的千户侯赵辉作为其驸马,金川门可是当年朱棣“靖难”时李景隆等人开门投降的地儿,赵辉镇守此地足以说明他很受朱棣重视。
《明史》记载,“主既为后所抚,装賫视他主倍渥,婚夕特诏皇太子送入邸。”成婚时公主18岁,因为曾经被徐皇后抚养身份不一般,嫁妆比其他公主丰厚好几倍,更让人吃惊的是朱棣竟然命皇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公主入驸马府,这一做法,等于给了宝庆公主天大的面子。
不难推测,对于这个妹妹,朱棣实际上是已经当自己女儿在养了。朱棣去世后,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也都给了宝庆公主应有尊荣。
按照明代礼制,宝庆公主是朱瞻基姑母,应封为大长公主,2008年南京南郊板桥三山附近出土公主墓,墓志刻有“宝庆大长公主圹志”字样,可以证明当时无论皇帝换成谁,宝庆公主所得的地位如常。唯一遗憾的是,宝庆公主寿数不长,宣德八年便去世了,享年仅38岁。
对于这位公主,史书记载寥寥,她的性格只有短短2个字形容:“纯淑”。我们不难发现,明朝很少有能影响朝局的公主,唐朝能带兵的平阳公主、能竞争帝位的太平公主,在明朝完全没有,这种历史现象对比指向了一个现实:明朝封建皇权更加强,对女子的束缚,也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