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文章前,麻烦先点个“关注”,方便以后讨论和分享,作者会继续按时输出好内容。
文|昕昕(改写)
如果当年中国没有选歼?15,而是把改装后的歼?10双发中推作为航母舰载机,结果会怎样?
先说说歼?15是什么样的机型。简单来说,歼?15就是航母上的“重量级选手”,可以把它比作游戏里的“坦克”角色:耗油多一点,但能扛得住、打得重。它能挂很多武器和燃油罐,适合执行远程打击和对海对地任务。尤其在使用电磁弹射器的航母上,歼?15能做到“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和携弹量优势明显。
再看歼?10双发中推这个设想。把歼?10想象成“中型机”或游戏里的“法师”:机动性、速度不错,但本身载弹量和续航不如歼?15。如果把歼?10换成双发中等推力发动机,飞行性能(速度、冗余度)或许会提升,但载重和挂载能力仍然受限,难以承担大型航母所需的重载突击、远程巡逻等任务。
如果当年把航母舰载机定位为歼?10双发中推,整个航母战斗群的“配置思路”就得调整:
1. 作战打击力会被压缩。歼?10载弹点少、挂载能力弱,难以像歼?15那样同时携带大量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和大容量燃油舱来执行远距打击。整体火力输出会比采用歼?15时低。
2. 编队与任务安排更苛刻。航母需要在远海执行长时间巡航或远程打击时,必须增加为空中加油、舰载预警和护航力量做出补偿,航母上能搭载的战斗机数量也会受限,影响连贯作战能力。
3. 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会受影响。中型机虽省油、机动,但单机执行远程打击或长时间巡逻的能力不如重型机,整个编队的制空和远程打击覆盖范围会被“压缩”。
4. 战术灵活性下降。歼?15能承担从夺取制空、远程反舰到近距支援的多种任务,换成歼?10后,某些高强度任务需要更多支援或更多架次来完成,战场节奏会被拖慢。
用直白的话说:选歼?10双发中推上航母,航母会变得“跑得快但打不狠”。表面上灵活、耗油少,但在远海、重载、持续作战环境下,战斗力会明显不如以歼?15为主的配置。歼?15因为有更大的油量和更多的挂载点,更适合航母这种“大场面”作战需求;所以当年选择歼?15,从整体战斗力与任务适配角度来看,是更贴近航母需要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