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一个美国网友认为:
2000年前的秦朝之所以能统一全国,形成政权集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那时候的中国有个叫商鞅的人,商鞅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主张“国强民弱”,认为一个国家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称霸世界,就必须控制自己的人民,让他们“软弱,服管”,而不是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
商鞅认为,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强大是对立的。如果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反过来说,如果人民虚弱,则国家强大。老百姓只有遵纪守法,淳朴诚实,百姓才不容易形成反对国家和君主的强大力量,国家才能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得以牢固。
然后,这个老美给我们总结了一下:总的来说,国家的长远利益对中国来说,比中国人民更重要,这种文化经过上千年的沉淀,以至于中国人民相信,无论多苦都要活着,为祖国的强大添砖加瓦。
这个美国网友有一点说的不对,那就是,中国从来没有统治过世界。在中国的历代君主中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古代社会的交通何其不便,在大航海之前,别说中国去称霸世界了,可能世界上有哪几个国家都没摸清楚。
但是,大航海,又称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那是15世纪末的事情。在15世纪末的时候,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贸易线索,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从这个时候开始,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才开始交集,接着,是西方世界的文明向全世界扩展,同时导致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自由贸易开始出现。
而我们这边呢?
15世纪的中国,是明朝。我们的明朝还在玩靖难之役,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的统治阶级内部大玩特玩争夺帝位的战争。不过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中国历史上为了强君弱民搞出不少窝里斗,人人都想当皇帝,所以必须流血死人才行。
不过15世纪,中国人也不老是怂在窝里,郑和下西洋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明成祖朱棣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在15世纪的时候,虽然国外有哥伦布,中国有郑和,他们都在大海上搞事,但由于他们的动机不同,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哥伦布那边的人大航海,是为了钱,是为了经济,而郑和是受政府的委派,是为了宣扬大明帝国的威名,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尝试着跟其他文化结盟,赚钱还是次要的。
所以,那个美国网友有一点是说的不对的:中国从来没有想过称霸世界,在我们的古代,我们把精力用在了窝里斗上,没那功夫去称霸全世界,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后,我们喜欢向别国输出自己的文化。
中国从来不想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