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初名李俶,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母亲是章敬皇后吴氏。他后来成为唐朝第八位皇帝。 少年时期 李豫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十二月十三日,地点在东都洛阳上阳宫。15岁时被封为广平郡王。虽然玄宗有上百个孙子,但李豫因是嫡皇孙,又性格宽厚、果断仁孝、勤于学习,深得祖父玄宗喜爱。 初登战场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同年九月,肃宗任命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与郭子仪等将领并肩作战。757年,李豫率军在香积寺大败叛军,成功收复沦陷15个月的长安,百姓夹道痛哭迎接。之后他又联军收复洛阳,使唐朝两京重归。 立为太子
战功赫赫的李豫,758年三月改封成王,五月被立为太子,改名“李豫”。他孝顺父母,常亲侍病榻,甚至亲自尝药。762年,肃宗病重,张皇后曾试图废立,幸得宦官李辅国、程元振力保,李豫才得以即位。同年十月,他正式登基,是为唐代宗。 登基与权臣之患 李辅国因拥立之功,权势极盛,甚至对皇帝说“政事由老奴处理”。李豫虽不满,却不敢反抗,最终暗中派人刺杀李辅国,才摆脱这一心腹大患。此后,他宣布大赦,恢复玄宗、肃宗时期被贬废的宗室亲王,以此修复皇室裂痕。 平定安史之乱 763年,叛军首领史朝义自缢而亡,标志着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然而,叛乱虽平,西部防御空虚,吐蕃乘机入侵,甚至一度攻陷长安,逼得代宗出逃陕州。所幸郭子仪机智反击,收复长安。由此可见,代宗在位早期既有恢复中兴的希望,也面临巨大的外患与宦官专权的困扰。 内忧外患 代宗时期,藩镇割据愈加严重。河北“河朔三镇”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势力庞大,不听朝命。吐蕃与回纥也屡次入侵,百姓深受其害。虽然郭子仪等名将竭力支撑,但藩镇坐大、宦官专权,使朝廷控制力大减。 家国与个人 代宗与郭子仪关系密切,甚至将女儿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之子,以巩固君臣情谊。他对郭子仪多次宽容、尊崇,赐铁券免死,命其画像入凌烟阁,可见对其倚重。 然而,他在处理藩镇与宦官问题上,始终未能彻底扭转局面。朝廷对地方割据几无约束,朝政被内外势力牵制。 晚年与去世 在位十八年间,唐代宗虽有改革之心,但因政务繁杂、权臣横行,未能成就真正的中兴。779年五月,他病重,太子李适监国。同年六月,李豫在大明宫紫宸殿去世,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 整体而言,唐代宗李豫是一个仁厚孝顺、有一定雄心的皇帝。他继承父业,完成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后阶段,并力图修复皇室矛盾。但面对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困局,他的努力最终未能奏效,中兴之机转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