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计划在九州岛部署新型远程导弹,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原因很简单:这款导弹的射程已经被提升到1000公里以上,直接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的多个重要区域。看似普通的一次军事部署,背后却暗藏不少玄机。
先看日本的预算。2026财年的防卫预算达到8.85万亿日元,创下新高,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远程导弹的研发和部署。这次的重点武器,是改良后的12式地对舰导弹。相比旧型号只能飞几百公里的局限,新型号在射程和性能上都有大幅提升:弹翼可折叠,更加隐身,飞行时先通过惯性、GPS和地形匹配导航,临近目标时再用雷达精确锁定。简单说,就是射得远、打得准,还难以拦截。
表面上,日本声称这些动作是为了“防御”,应对所谓的“周边安全变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是预算大幅增加,武器也不断升级,甚至连无人机的采购和使用都在同步推进,逐步构建一个“导弹 无人机”的综合防御体系。这些安排,显然已经突破了日本一贯宣称的“专守防卫”的界限。
九州岛的地理位置,更让外界警惕。这里距离中国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都很近,导弹部署在此,射程完全可以覆盖周边大片海域。所谓“保卫西南小岛”的理由,只是遮掩,真正的指向不言而喻。
日本之所以敢于如此推进,背后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它自身的战略诉求。长期以来,日本就想突破战后的军事限制,而发展远程打击能力正是关键一步。第二,是美国的纵容。美国为了推动亚太战略,默许甚至鼓励日本扩军,允许其出口武器,还出售“战斧”导弹。对美国而言,日本是地区前沿的重要棋子,而日本则借机获取军事发展上的“自由度”。结果就是,两国各取所需,却让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更加紧张。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国防部发言人在回应时,不仅质问日本的真实意图,还特别提到了刚刚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阅兵。提及这场阅兵,实际上有两层深意:
第一,是提醒日本正视侵略历史,避免重蹈覆辙。九三大阅兵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警示,中国不会容忍军国主义复活。
第二,是表明中国既有守护和平的诚意,也具备维护稳定的实力。阅兵展示的鹰击反舰导弹、东风洲际导弹,以及各类先进无人作战装备,都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息:中国国防现代化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有能力守护和平。
回望历史,日本曾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八十多年过去了,它不仅没有彻底反思,反而在加快军事扩张的步伐,这无疑加剧了周边国家的担忧。相比之下,中国的选择更为清晰:继续坚定捍卫和平,与其他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守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