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名中国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最后一批撤军时,面对部队领导的提问,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领导问他:“你真的决定留下来吗?真的要加入朝鲜国籍吗?”战士沉默片刻,眼神坚定地回答:“报告首长,我决定留下来,要照顾她和她的家人。”
这位战士名叫王兴复,他因为与一位朝鲜姑娘的爱情,选择留在朝鲜,而这一决定也改变了他的一生。没想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他才最终得以回到中国。 王兴复在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成为一名后勤战士。虽然他没有亲自上战场,但仍然经历了战火洗礼,为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战争结束后,考虑到美国可能带来的威胁,志愿军决定留下25万战士驻扎朝鲜,帮助重建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王兴复也在其中。 朝鲜战后百废待兴,许多志愿军战士被分配到朝鲜家庭,帮助恢复他们的生活。王兴复负责照顾的家庭中有一个比他小几岁的女孩,名叫吴玉实。她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在战争中去世,家境十分贫困。王兴复除了为她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会悄悄拿出自己的津贴,帮助她们度过难关。吴玉实心里感激不已,也时常关心王兴复,主动帮他做一些日常琐事。日复一日,两人的关系渐渐升温,彼此心生情愫。 然而,随着最后几批志愿军撤军的计划启动,两人面临着分别的命运。王兴复的内心充满矛盾和不舍,经过深思熟虑,他鼓起勇气向吴玉实表白:“我决定留下来。”吴玉实则坚定地回应:“你留下来,我就嫁给你。”但当时有一个问题难以回避——根据军纪,志愿军战士不允许和朝鲜女子结婚。王兴复决定向部队领导汇报自己的情况。 部队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处理。虽然志愿军有严格的纪律,但王兴复的感情也值得尊重。经过层层讨论后,领导决定采取“就地复员”的方式,让王兴复不再是志愿军的一员,从而不再受军纪约束,可以与吴玉实结婚。 然而,想要在朝鲜结婚并安家,王兴复必须改为朝鲜国籍,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深思熟虑后,王兴复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爱,他决定放弃中国国籍,留下来与吴玉实一起生活。 经过审批,王兴复终于和吴玉实结婚,并在朝鲜的华侨小学担任校长,继续传播中华文化。虽然他在朝鲜有了新的家庭和事业,但身为中国人的他,始终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念。 1967年,王兴复已经和吴玉实育有四个孩子,他决定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回到祖国。妻子吴玉实体贴地支持他的决定,于是全家人一起改为中国国籍。虽然王兴复依然留在朝鲜工作,但他对祖国的思念得到了一丝慰藉。 进入1970年代末,王兴复在朝鲜生活了二十多年,心中对祖国的思乡之情愈加浓烈。于是他向中国驻朝大使馆递交了回国定居的申请。相关部门慎重考虑后,终于在1981年批准了他的请求,王兴复带着妻子吴玉实和孩子们回到中国,定居在祖国。 吴玉实也在几年后成为中国国籍,学会了汉语,适应了中国的生活。王兴复和吴玉实的跨国婚姻,经过了长时间的曲折与努力,终于在中国安家落户,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们一起扶持相伴,度过了平凡而幸福的晚年。这段跨越国界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中朝友谊历史中的一段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