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当前剩余的经济价值几乎都集中在台积电身上。当美国意识到两岸统一不可避免时,开始加大对台积电的干预,而赖清德的表现则令人失望。
近期,台湾与美国进行了一次贸易谈判。在谈判中,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提出了美国的目标,即将台湾作为美国未来贸易布局的重点,提出一个所谓的“五五分方案”,即要求台湾和美国共同承担全球芯片的生产任务。卢特尼克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台湾生产了全球95%的手机和汽车芯片,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台湾与美国相距9000多英里,与中国大陆只有80英里,且中国大陆已经明确表示有统一计划;第二,卢特尼克承诺在任期内将美国的芯片自给率提升到40%,目前美国的芯片自给率仅为2%。简言之,只有控制台湾的芯片产能,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此举的核心目标是控制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制造的巨头,台积电几乎主导了全球3纳米芯片的生产,并在2纳米芯片的研发上保持领先地位。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公司高度依赖台积电的芯片供应,而汽车、家电、军工等行业也离不开其芯片。如果美国能够掌控台积电,将不仅能影响全球芯片供应链,还能借此巩固其经济地位并加强全球控制力。如果两岸统一,台积电将回归中国大陆,这对美国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早在2021年,美国陆军学院就提出过“摧毁台积电”的想法,2023年,美国军方高层再次提出这一建议,认为为了防止台积电落入中国大陆手中,美国可能不得不摧毁台积电的工厂。
然而,美国的策略有所变化,开始考虑将台积电迁至美国。2024年,台积电在美国宣布投资650亿美元建设工厂,并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投资1000亿美元,目前已经在美国建设了三座晶圆厂,4纳米制程已开始生产,3纳米工厂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然而,美国显然并不满足于台积电在美国的建设,他们的目标是控制至少一半的台积电产能。
台积电作为“护岛神山”,如果其产能受损,不仅会影响台湾,也将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导致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的科技企业遭遇严重影响,这也是民进党在谋求“台独”时的一个筹码。然而,将台积电的一半生产力交给美国,将严重影响台湾的就业和财政收入,毕竟台积电为台湾提供了超过40万个工作岗位,占岛内就业人口的3.5%以上,并贡献了超过6%的税收。
对美方的要求,台湾的民进党反应令人失望。自从卢特尼克提出要求以来,赖清德一直保持沉默,而负责谈判的相关机构则表示将“审慎应对”。消息一出,台湾社会掀起一片抗议声,批评美国毫不掩饰地要求“榨取”台湾的利益,并猛烈抨击赖清德的“投降”。中国国民党的许宇甄直言,这不是什么“贸易谈判”,而是美国对台湾的掠夺,最终会将台湾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许宇甄认为,赖清德的态度是对台湾人民的背叛,是典型的卖台行为。
赖清德之所以不敢表态,显然是出于对“美台”关系的考量。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在2023年九三阅兵后,赖清德逐渐意识到,单靠台湾的军事力量难以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因此他将重心转向了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在面对特朗普政府要求增加军费时,赖清德决定将台湾的“防务预算”提高到3%以上。而今年9月,他又公开宣布在台湾设立所谓的“安倍晋三研究中心”,表现出对日本的亲近。与此同时,赖清德还大举购买美军的落后装备,这一系列举动让岛内民众感到失望。
不久前,美国防长曾与中国的董军防长通话时表示,美方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民进党必须清醒过来,美方不会为了“台独”而与中国翻脸。如今,美国的目标已经从支持“台独”转向榨取台湾地区的经济价值,这一转变已经向民进党传递出放弃的信号。如果赖清德继续妥协,只会成为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