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上旬,杜聿明在蒋介石面前立下誓言,保证一定能拿下山海关。然而几次正面进攻都失败后,他决定改变策略,再次发起进攻。经过与石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反复研究,他们决定不再从正面硬攻,而是从侧面的九门口关隘突破,企图从这里打开缺口,夺取山海关,进而占领整个东北。
11月11日清晨,敌军集中了大量炮火和精锐部队,向我军驻守的九门口阵地猛烈进攻。九门口,古称“一片石”,虽然地势不大,却是山海关北面的一处天然险要之地。此处群山环绕,峭壁陡立,九门口正好位于两山对峙的狭谷中。从山海关出发,经角山的长城可直抵此处,再往西还能连接另一要地义院口。若敌人突破九门口,就能直插山海关背后,形成夹击之势;甚至还能绕过山海关,直逼锦州、沈阳,可谓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
我军防守九门口的部队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第7师24团和冀热辽军区19旅47团第2营,他们昼夜警戒,防备严密。敌军首先发动猛烈炮轰,山头上炮弹连连爆炸,烟尘滚滚、火光冲天,山石乱飞,树木被炸断甚至连根拔起。然而,我军指战员们并未慌乱,他们充分利用地形,隐蔽在山石和沟壑后,冷静观察敌情,等待步兵上来再还击。
炮火过后,敌军误以为我军阵地被摧毁,于是成群结队地发起冲锋。只见敌兵密密麻麻地往山上爬,像蚂蚁一般。就在他们进入我军射程的那一刻,指挥员一声令下:“打!”潜伏的我军战士们跃出掩体,机枪、步枪齐射,手榴弹成串投出,爆炸声连成一片。敌军被打得哀嚎连连,尸横遍野,不得不仓皇撤退。
然而敌人并不甘心,凭借人数和武器的优势,一次又一次发起冲锋,但每次都被我军顽强的火力打退。经过整整一天的激战,敌军的进攻彻底失败。直到这时,他们才明白:这座名为“九门口”的关隘,根本没有给他们留下半点“门口”,想要越过这里,比登天还难。
与此同时,在九门口北面的黄土岭,我军第47团第2营也遭遇敌军进攻。敌人同样先用猛烈炮火轰炸,随后一个突击排冲上山头。见山头无人,他们误以为我军全被炸死。一个扛着机枪的敌兵兴奋地喊:“排长!这里没有共军了,我们赢了!”排长也高声回应:“兄弟们,冲啊!阵地是我们的!”
然而,他们话音未落,潜伏的我军战士突然从背后跃出,开火还击。敌兵措手不及,被瞬间打得倒下一片。我军战士夺下敌人的机枪,甩出手榴弹,炸得敌人惨叫连连。随后,我军轻重机枪齐发,把敌人压得抬不起头。紧接着,我军发起反冲锋,高喊着“缴枪不杀!八路军宽待俘虏!”很快就包围并俘虏了敌军排长及其部下共40余人。
敌人见突击排全军覆没,彻底丧失了斗志,不敢再进攻。就这样,杜聿明精心策划的九门口战役以惨败告终。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号称精锐的部队竟拿不下这座小小的关隘。愤怒之下,他甚至当众抽打前线指挥官出气。然而在我军依照中央军委命令主动撤离山海关之前,杜聿明始终没能实现他那“夺取山海关”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