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训练场里搭建了一座仿台岛“总统府”,引发外界关注。多家日媒报道指出,这个“总统府”出现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这是全军规模最大、以合同化、战术化训练著称的基地,训练强调针对性和实战化,模拟建筑与周边布局都尽量还原台岛实际地形与设施。
把这样的靶标放到训练场里,主要有两个现实用途。第一个是作为火力打击靶。按照报道,如果要对该目标实施高强度打击,可动用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火箭和空地武器等多种武器系统,对目标实施精确毁伤。最近的阅兵中展示的高超音速武器、远程巡航弹等,都是能够对这类重要目标产生严重破坏力的武器。由于训练中对“总统府”及其内部功能区、关键机构位置都进行了细致还原,便于火力效果验证和打击方案演练。
第二个用途是为特战和突击部队提供靶区与演练场景。特战部队在执行空降、突击、渗透等任务时,必须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下反复演练。把目标的外形、通道、周边防护甚至内部布局尽量还原,能够让特战队员在训练里熟悉进攻路线、侦察路径和抓捕流程,从而把战术动作磨练得更贴近实战要求。理想状态下,模拟难度高于真实场景,这样实际行动时胜算更大。
报道强调,训练不仅只是打靶或演练动作,还包括模拟情报侦察、接近渗透、目标定位和抓捕等一整套作战流程。通过联合作战、空地配合和特战渗透等科目的整合,能够检验从情报到指挥再到执行的全链条能力。这套训练设计的目标是把单体打击和突击渗透结合起来,提升对复杂目标的压制与处置能力。
对“台独”分子而言,报道用语上表示这种高度还原的靶区会让相关人员感到压力——因为一旦被视为越过底线,训练中演练的打击和抓捕手段可能会被用来应对现实威胁。文章多次强调,既有远程打击手段,也有近战渗透能力,两者结合使得目标既难以藏身也难以长期生存于战时环境。
总体来看,朱日和这类实战化训练的核心在于:把作战方案落到实处,通过逼真的地形与建筑还原来验证武器效能、磨合联合作战流程、锻造特战能力。报道以较强笔触指出,模拟“总统府”的出现,不只是靶标展示,更是对相关作战科目和战术体系的一次全面演练,旨在提高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打击与夺控能力。
无论外界如何解读,这类训练体现的是把理论与装备、人才与战术结合的趋势:把高端远程火力与近距离特战联动起来,在逼真场景中反复演练,以求在真实突发事件中迅速而有效地完成任务。报道最后重申,这种训练布局和演练强度,正是为了应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并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并提升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