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半年之后,日本海军就对珍珠港进行了偷袭,直接把观望的美国卷入了战争。
这两件事,经过无数的历史学家反复研究,但不管怎么争论,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两个决定,让德日原本嚣张的气焰走向了绝路。
01希特勒打苏联有多惨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和平。
两国还瓜分了波兰,德国在西边打战时后院很平安,苏联也有空休息练兵备战。
但希特勒这个人,表面上跟苏联称兄道弟,其实心里却总是记挂着人家的地盘。
他很想吃苏联那些资源,另一方面又觉得共产主义与他所提倡的纳粹思想格格不入。
到了1940年12月,希特勒终于憋不住了,制定了巴巴罗萨行动。
他那时春风得意得很,刚刚在波兰、法国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用闪电战把人家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下子尾巴都翘上天了,以为打苏联只是抬动一根手指的事。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再也按捺不住,向苏联发起了突然袭击,这位德国元首很自信三个月就拿下莫斯科。可没想到这一仗直接让他走向末路。
巴巴罗萨行动几乎把德军的所有家当都给打没了,先遇上了一个要命的对手,俄罗斯的冬天。
1941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那叫一个冷,温度直接奔到零下四十度。
德军很倒霉,士兵穿着薄单衣,在寒冷的冰雪世界里,他们犹如一个个被冻僵了的企鹅,坦克的燃料都变成冰块,枪栓也都结冰不能动。
斯大林格勒会战最为惨烈,德军本想拿石油去高加索抢夺,结果却栽在一个叫斯大林格勒的城市里,苏军用巷战把德军牵制住,在城里打了半年。
这一战,也将德军第六集团军给消灭了。被俘虏的德军人数超过了三十万人,这个数目比很多国家的全部军队都要多。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把精锐部队全搭进去了。
02日本最失算的豪赌
自己的战略失败了,同盟国日本却更疯狂,当时日本已经在侵华战场上陷得够呛,却还要去惹美国这只庞然大物。
日本人认为偷袭珍珠港就能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打残,美国就会被吓住,不敢插手亚洲事务,这战略听上去挺好,可实际上漏洞百出。
最要命的是日本人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不光说美国本来是个工业大国,珍珠港一被日本炸开后,那股子拼劲就十分吓人。
美国一句话不说,全国的工厂全都火力全开,仅仅1942年就造出了超过150艘军舰、5万辆左右的坦克。
这比二战时期的日本整个总量还要多,简直就是在流水线上打仗。
而且日本人低估了美国人强烈的复仇意志,珍珠港被炸的第二天,美国就向日本宣战了。
美国人来一个高招:破译了日本的军用密码,这就把柄落在了美国手里,美国可以清楚地知道日本军队说什么,想干什么。
情报上占优势,在中途岛海战上就派得上了用场,美军事先就得知日本人的计划,布下圈套。
这一仗日方四艘主力航母全被炸沉了,等于说把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彻底交出去了。
03两个膨胀的队友
这两件事后来被历史学家总结为“胜利综合症”,就是说被胜利冲昏头脑了。
最搞笑的是这两个号称天下无敌的队友,竟没有一点配合,明明是盟友,在打仗的时候各顾各的。
德国欧洲打仗的时候,日本把太平洋玩坏了;等日本打了珍珠港,德国又被扔到苏联大雪地里,变成了冰棍。
最后的结果也都差不多: 一个被苏联打到了老家,一个被美国轰炸到投降。
打仗不能光凭着一时的冲动,也不可因为一时的胜利而头脑发热;有信心也不能过头,不然你再能打,都扛不住这么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
百度百科:巴巴罗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