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假如北洋战舰的武器充足,炮弹质量好,有可能打赢吗?
迪丽瓦拉
2024-11-21 22:58:23
0

原标题:甲午战争,假如北洋战舰的武器充足,炮弹质量好,有可能打赢吗?

其实甲午战争就是清朝的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之间改革的较量,许多人将此次战役认为是封建制度落后、清朝政府的腐朽,其实此次战役当中无论是战术装备,还是朝廷内斗都让这场失败不可避免的发生。

甲午战争失败因为诸多原因造成,导致处处挨打以失败为终

首先清军的战备不足,要知道日本早在几年前已经谋划了想要征服中国的计划,但是反观中国政府却是没有任何准备,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兵力不足。在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沿海淮军精锐可调用的兵力只有两万,但是日本为了这场战争准备的军队人数达到十万人左右,并且中方临时招的新兵进行训练以及兵力集合根本来不及,在战场上的作战方式经常是以少打多。

其次是海权丧失,黄海海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中方制海权彻底失去,从此与中方开始两线作战,因为兵力不足导致威海失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再加上一些将领贪生怕死,一直处在被动防御当中,最后影响了战争真正的发展。要知道国内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但是整个战争的节奏一直在日军手中,结果中方处处失守。

甲午战争是日本想侵略中国的手段和野心,也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体现

甲午战争是日本侵占中国大陆最成功的一次,此次战争日本先侵略朝鲜,当时朝鲜是清朝的附属国于是向清朝求助,日本打开朝鲜国门之后贸易引起物价飞涨,导致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发生“东学党起义”,从此日本也趁机入侵朝鲜半岛。朝鲜镇压失败求助大清,噩梦就开始了然后开始了甲午战争,许多人认为甲午战争只是在海上发生,其实并不是的,还有陆战。

有许多人乐观地认为李鸿章如果跟日本耗下去就可以赢,又或者慈禧不挪用军费修颐和园就可以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除了清朝政府的原因其实还有日本方面的原因。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国民性比较团结,同时明治维新推动了工业发展,导致日本经济、民生都在迅速的发展。其次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经常遭遇地震、台风等原因,都造就了日本想要统治世界的野心。

当日本正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清朝政府依然闭关锁国导致各方面落后

从鸦片战争起清朝就不断的打败仗,内部被太平天国义和团打的溃不成军,不得已靠着军阀进行镇压;然后外部被西方列强欺负可以说逢战必输。清军无论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等等,可以说外国军队侵占一次,满清军队就败一次,最后导致在军事、经济、文化上都远远落后西方列强。

军事作战失败的结果就是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奴颜卑栖、对外软弱,最后导致对内残暴,比如清军对西方列强赔款不一定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在洋人面前越丢脸就会在国人面前作威作福。正是清朝政府外软弱导致满清丧失政权合法性造成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清朝就会变本加厉的镇压人民,因此不断恶性的循环下去,满清这时已经处在风雨飘摇最后导致灭亡。

清朝在康熙和乾隆时期就处在闭关锁国之际,清朝灭亡早有预料

清军入关之后一直忙着制造封建制度,而其它西欧国家正在开始进行资本主义工业的革命,当时康熙还得意悠哉的时候,俄罗斯沙皇正在进行改革国富民强,当慈禧还在屠杀戊戌六君子的时候日本正在开展工商教育,可以说列强比中国先进也比中国更加努力。

所以康熙乾隆盛世最多只是解决了人民的温饱而已,如果说国富民强远远谈不上,所以康乾盛世结束之后没多久就引起西方列强侵占中国的许多战争。当时清朝主要以农业、商业为主,要知道打仗靠的是钢铁炸药,并不是谷物绸缎,那时的清朝经济支撑不了中国的国防。

清朝政府对于科技并不重视,导致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

因为清朝政府长期闭关锁国,经济发展不起来,到了清末时期中国的科技比西方列强要落后许多,比如武器只能购买其它国家,仿制品的质量非常低劣,更不要说推陈出新一些武器。甲午海战中的击沉北洋水师的军舰原本是满清海军定制的,因为清朝政府挪用军费修颐和园做才转卖给日本。不但自己不能制造,就连买都买不到好的武器,令人心痛。

清朝政府一直不重视科学技术,反而称为“歪门斜道”,而中国知识分子不是专心的进行科学发展,反而整天吟诗作画,对于这些方面的爱好远远超过对科学的探索,这样的国家又怎么不会处处挨打。

甲午战争为什么会在水陆作战当中都遭到失败,除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就连国民都不重视科学,同时对于发生的侵略没有预见,也没有认清战争的局势。甲午战争的结局也代表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当时所付出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也因为甲午战争让越来越多的国民发现要实现中国的掘起不能只依靠西方列强,要走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在北周的皇室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素有“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的美誉,...
原创 清... 清朝的御前侍卫身上佩刀,这让人不禁疑惑,皇帝难道不会担心他们会刺杀自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考古调查与尕日塘刻石的发现 |... 作 者| 孙闻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原 载|《文史哲》2025年第5期,封二 原 题| 考古调...
原创 为... 在周朝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西周中期,晋的影响力就不弱了,到了春秋时代,晋更是长期作为中...
以诗为笔,写尽秦汉四百年风云—... 当历史的厚重遇见诗歌的凝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给出了精彩答案。这部...
原创 英... 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时才能进行讨论。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强大的实力才...
原创 四...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国亡,伴随着它们的文明一同消失。这是梁启超先生的见解。在他提出四大文明古国...
原创 大... 历史常常给人带来深深的无奈感。许多人提到“大清盛世”时,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呢...
原创 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红军面临民族危机,决定从抗日大局出发,响应号召接纳国民党的改编,并将红军改...
原创 故... 飞舞的雪花如同琼花飘落在古老的宫殿上,千年的帝王权力似乎在这片雪白的世界中随风消散。故宫那红色的宫墙...
原创 战... 吴富善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开国中将。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屡次化险为夷,还多次经历了惊险...
原创 太... 历史上,有哪位太子因未能继承皇位而令人惋惜? 谈到历史上未能继承皇位的太子,许多人会首先想到明朝...
原创 6... 1982年,军委在广州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毛主席及解放军各大军区的负责人们都参加了。会议期间,留下了...
原创 1... 郭汝瑰,外号“郭小鬼”,是国民党陈诚土木系的“十三太保”之一,也是黄埔军校五期的学员。然而,他的身份...
原创 康...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03年,北京城的宗人府内,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索额图,在被软禁了四个多...
韩信背水一战真相:井陉之战背后... 前言:当二十万赵军闯进太行山的死胡同 公元前204年深秋,井陉口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得赵军小兵张三的脸...
原创 李...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老一辈革命者如同巍峨的巨石,顶风冒雪,坚定不移地走在时代的前沿。虽然身体的疲惫已经...
原创 孝... **前言:** 1566年12月14日,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紫禁城乾清宫去世,享年61岁,这一天成为了大...
原创 除... 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最终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这一壮举令天下人都为之震惊!赵云在这场战斗...
原创 伊... 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政治舞台上,马苏德·巴尔扎尼这个名字与权力始终紧密相连。被许多人称为“影子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