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明,曾在炮兵司令部担任参谋长长达9年,直到1978年突然被免去职务,调至党校学习。那时他正面临一个特殊时期,工作中的压力和不确定让他心情沉重。虽然他被告知免职并非由于个人原因,但直到他完成党校的学习课程后,他才得知自己将被安排担任炮兵顾问一职。
李元明的军旅生涯始于1954年,当时他被调往东北军区炮兵部门,从此与炮兵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东北炮兵司令部工作了5年,之后又调任军委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继续为中国的炮兵事业贡献力量。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职务不断晋升,最终在1969年成为参谋长,负责整个炮兵部门的管理工作,直至1978年。
然而,1978年李元明突然被通知调到党校学习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党史等课程。尽管他努力保持心态平和,但心中依然有些困惑和不安,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被免职的真正原因。李元明在党校学习了7个月,在这期间,他始终等待着重新安排工作。然而,直到总政干部部的副部长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才透露出自己将担任炮兵顾问的消息,同时还告诉他,免去他参谋长职务的事情其实是一个误会。尽管如此,恢复原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炮兵顾问这一职位在当时属于大军区级单位,通常这种级别的职位会被认为是正职,而实际上兵种顾问一职被规定为副职,相当于炮兵副司令的职位。尽管如此,李元明当时年仅60岁,这个年纪在没有明确退休规定的时代,并不算早退。他的身体状况允许他继续在一线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只能选择接受新的安排。
在干部部的负责人面前,李元明表示自己希望能够恢复原职,但仍表示愿意服从安排。负责人安慰他,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要着眼于未来。这番话并没有改变李元明的心情,但他知道,这种话语并非来自负责人的个人意愿,而是上级的传达。
几天后,李元明的老上级王震通过他人向他传达了安慰,劝他调整心态,愉快接受新安排。王震解释说,李元明被免职并非因为个人问题,而是组织调整所致。尽管如此,李元明仍有些失落,因为他期待能够得到更多的沟通与解释。
从1978年担任炮兵顾问到1982年,李元明的工作相对较轻,虽然他的职责不多,但他依然坚守岗位。随着部队进行精简改革,炮兵从大军区级缩编为正军级,很多主要领导退居二线或选择离休。李元明也在这个过程中符合离休条件,最终结束了自己的岗位生涯。
虽然他期待在炮兵部门工作多年后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沟通,然而在顾问职务上工作期间,李元明并未得到相关人员的深度交谈,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顾问期间,虽然他可以正常上下班、查阅文件并进行调研,但随着离休的到来,他发现自己反而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于是,他决定趁着身体还允许,回到家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