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秋,红12军的36师攻占了上杭。师长邓华指示108团的2连政治委员曾思玉迅速带人前往武平县,传达指令给107团,要求他们尽快归建并撤退。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曾思玉必须带队穿越敌后,还可能与敌人直接交战。
有些人担心曾思玉刚刚从宣传队调到政治委员岗位,可能缺乏指挥经验,认为他可能无法应对如此危险的任务。邓华听到这些话后,立刻反驳道:“如果曾思玉不会打仗,那谁能打仗?谁说曾思玉不行,带一个人俘虏一个班试试。”邓华的这番话让在场的人没有再说什么。事实上,邓华非常信任曾思玉,因为曾思玉早前的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和勇气。
几个月前,曾思玉曾带领全连执行转移任务,途中与敌人发生了交火。当时,曾思玉冷静指挥,成功打退了敌人前卫部队。然而,敌人的大部队很快赶到,曾思玉为了保护连队撤退,带着通信员吸引敌人的火力。在成功吸引敌人追击后,曾思玉带着通信员抄近路与连队会合。然而,在途中,他们再次遇到敌人。在敌人误以为他们是孤立的情况下,曾思玉通过巧妙的行动,成功迫使敌人投降,俘虏了敌人一个班,展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邓华对曾思玉的表现非常认可,认为他既勇敢又机智,完全具备指挥能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安排曾思玉带领2连去执行此次任务。结果,曾思玉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当他通知107团归建后,敌人察觉到2连的行踪,提前设下埋伏准备包围。尽管敌人兵力远超2连,曾思玉指挥部队与敌人激烈对抗,并发起反包围,迫使敌人撤退。此时,曾思玉没有得到107团的及时支援,陷入了孤立的局面。但他凭借冷静的判断和坚定的意志,指挥全连坚守阵地,最终成功突围,并带着部队安全返回。
邓华在事后对曾思玉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指挥有方、敢打硬仗,同时对107团的迟缓反应进行了严厉批评,撤销了团长职务并给予其他团领导处分。后来,107团政委林龙发在战斗中牺牲,邓华便提拔曾思玉为代理政委,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
时光流转,1957年10月,曾思玉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济南军区和福州军区都希望他担任参谋长。然而,军委已决定由沈阳军区的邓华司令员亲自推荐他担任沈阳军区参谋长一职。当曾思玉报到的那天,邓华亲自带领军区的高层领导迎接他,充分显示了他对曾思玉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