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说到《三国演义》里的曹操,真是个“戏精”!
大家都知道曹操才气出众,他有口才有智慧,能言善辩,还是个厉害的指挥官。
可是曹操不光会指挥战场,他甚至能在诗词方面来一波“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表白——比如他在《短歌行》里唱的那首诗,简直可以说是“霸道总裁”的告白。
曹操的“情感表达”
《短歌行》这一首诗,开头几句就像个“励志大师”,说“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其实曹操当时年纪也不小了,年已五十四,别看他带兵打仗刀枪舞得飞起,可是真的老了,真的是开始焦虑人生了——“时间不等人,今天在战场上打个胜仗,明天也许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那时候的曹操,正是“焦虑中年危机”最大爆发的时候,然后他大喝一杯:“酒能解忧,喝酒能忘记烦恼!”其实大家都懂,那是喝多了才有的勇气。
接下来,诗里曹操开始发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哎哟!这句看得谁不想给他点个赞,简直可以当做现代“情话宝典”。
这不就是曹操直接告诉我们,他对某个“对象”心生思念、牵肠挂肚的节奏吗?
有网友分析,曹操这首诗说的就是刘备——就是那个时不时就要跑去找曹操借地方栖身的刘备!你看“青青子衿”这句就是古代版的“你穿的衣服真好看”,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就是深情告白:“我一直在想你,想得都不能自拔了!”
曹操的“回忆杀”部分
接下来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也是个暗示,他心心念念着的“那个人”,一回来就是大宴宾客,欢庆重逢。
可是曹操的情感彻底爆发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句简直是心碎的呐喊!他很想抓住的那个“月亮”——刘备,迟迟不肯回头,曹操就像个等待回复的“追求者”,陷入了沉默的痛苦。
这就好比你发了很多条信息,等着对方回,却怎么也等不来——这个心情,谁懂?
那么刘备为啥不回呢?“我在他乡是英雄,可在你这,永远只是个寄人篱下的‘配角’!”
说到这里,曹操的情感是深沉的,但刘备又有他的顾虑,曹操当年和刘备有过一段“蜜月期”,两人同仇敌忾,还是“英雄好汉”之间的心照不宣。
然而刘备最终选择了离开,你不能怪刘备,他当时肯定是想:“在曹操这儿,我虽然享有不错的待遇,但我不过是个棋子,一步走错就被替换了。”曹操提供给刘备的其实不是“自由”,而是“暂时的庇护”,而刘备内心的独立性始终在作祟,他可不想一直做曹操的附属品。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海纳百川”的豪言,也不过是包装在“重用刘备”的“名义”下罢了——刘备不信他能容得下自己,所以才选择离开,两人彼此有情,但不合适。
曹操与刘备
曹操的《短歌行》诗,真的是在唱给刘备听的——不仅是满腔的英雄豪情,还有对失去的“旧情”的深深惋惜。
曹操明明心底有了这个“遗憾”,却依然期待刘备能回心转意,想象一下,这就像是婚姻中的那种“死缠烂打”:你虽然离开了,但你还得回来看看我,好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可是刘备永远不会回来,因为他知道,曹操给不了他“自由”,他的野心不止于此。
你可以从这首诗里看到曹操对刘备的深情——又恨又爱,可刘备那一颗不肯屈服的心,最终使得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所以曹操的这首《短歌行》,不是简单的“找贤才”,而是一个男人无奈的“深情告白”。
不过,刘备这一位“心高气傲”的男人,最终还是选择了“东走西顾”,不再回头。
曹操也只能用这首诗来表达他心中的“无可奈何”。
两位“英雄”最终,成了彼此的“永远的敌人”——这不也就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背后的真正含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