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是道光帝第七子的长孙。由于光绪帝没有子嗣,朝廷便从“溥”字辈中挑选一人作为继承人。于是,年仅三岁的溥仪被选入皇宫抚养,并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天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宣统”。
到了1922年,16岁的溥仪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宫中便按照惯例为他举行选秀。此次选秀由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主持,他将候选女子的名单和照片整理后呈交摄政王载沣决策。而荣源也暗暗将自己的女儿婉容列入其中,希望她能脱颖而出,从此一步登天,成为皇后。
---
一、荣源的家世背景
要了解荣源,得先从他的祖父长顺说起。
长顺(1839—1904),咸丰年间入宫任蓝翎侍卫,品级虽低(正六品),却凭借战功一路升迁。咸丰末年,他参与镇压河南叛乱,立下大功,被擢升为副都统(正二品)。同治年间,他又随军平定太平天国,官职不断上升,最终做到二等侍卫。
同治八年后,长顺历任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神机营专操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等职,官至一品。后来他随左宗棠出征西北,担任哈密帮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吉林将军等要职,靠着实打实的军功,从一名侍卫一步步晋升为封疆大吏。
光绪三十年(1904年)长顺去世后,光绪帝为表彰他的功绩,赐他入祀贤良祠,并追赠太子少保,封为“一等轻车都尉”,爵位可由子孙世袭。这是清朝官员中极高的荣誉。
不过,长顺去世后,家族的荣耀并未延续太久。他的儿子们没有显赫功绩,只能靠祖上留下的爵位维持生活。
---
二、荣源的早年经历
光绪十年(1884年),长顺的长孙——荣源出生。因祖父功勋卓著,他自幼便享有“一品荫生”的身份。后来,光绪帝开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荣源以荫生身份入学。
1902年毕业后,他进入朝廷任职,先后担任北洋考察商务官郎中(五品),后又任兵部行走、光绪陵园监工等职。祖父去世后,他按制继承“一等轻车都尉”爵位。
宣统年间,荣源仕途再进一步,被任命为蒙古副都统(正二品)和内务府大臣。可以说,他是清末官场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三、荣源的婚姻与家族关系
荣源一生娶妻多位,皆出自显赫家族,可见其人地位之高。
1. 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她是科布多办事大臣瑞洵的侄女,家族出身蒙古贵族。瑞洵的弟弟瑞澄更是担任湖北巡抚,是朝廷封疆大吏。虽然二人同为正二品,但瑞澄的权势地位远超荣源。
2. 继妻:爱新觉罗·恒香
恒香出身宗室,是定亲王府溥煦的孙女,乾隆皇长子永璜的后代。她生下了荣源的女儿——郭布罗·婉容,也就是后来溥仪的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溥煦与溥仪同为乾隆皇帝的五世孙,从宗族关系来看,溥仪与恒香之间属于堂兄弟关系。若论辈分,恒香其实比溥仪高一辈,按宗室礼法,溥仪本应称她为“叔祖母”。不幸的是,恒香在生下婉容后因产褥热去世。
此后,恒香的父亲毓长将次女仲馨许配给荣源,也就是说,荣源娶了定亲王府的两位女儿。
3. 另一位继妻:睿亲王府之女
这位夫人出身多尔衮后代,宗室血统高贵,但她与荣源并无子嗣。论辈分,她比溥仪小一代,按照宗谱关系,还应称溥仪为“族叔”。
---
四、家族荣光与历史余韵
荣源出身勋贵之家,祖辈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也在清末官场崭露头角。凭借权势与家世,他的女儿婉容得以入宫,成为宣统皇后,为家族增添了无上的荣耀。
然而,清朝的覆灭,也终结了这段荣耀的历史。荣源一家曾代表着晚清贵族最后的辉煌,而婉容的命运,也成为那个时代荣华转瞬即逝的象征。